比喻“覆蕉寻鹿”的成语故事
从前郑国人在野外砍柴,看到一只受伤的鹿跑过来,就把鹿打死,担心猎人追来,就把死鹿藏在一条小沟里,顺便砍了一些蕉叶覆盖。天黑了,他想找到死鹿扛回家,可惜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他只好放弃,就当作自己做了同样的梦罢了...
成语故事“猫噬鹦鹉”
传说古代有一个爱猫的人,特地选定一个吉日从邻居家买来一只猫,准备用它来捕鼠。结果,老鼠一个没有抓到,猫先撕破鸟笼子,把主人最喜爱的鹦鹉给吃了...
「聚米为谷」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统一了中原,西部的隗嚣拥兵自重,与刘秀势不两立。刘秀准备派兵攻打,但还有些犹豫不决,大将马援认为隗嚣将帅不合,出兵必胜,他用米堆积成西部地形,指画进兵线路。刘秀顿时感觉胜利在望...
「小心谨慎」成语故事是什么年代的
西汉时期,大将军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兄弟霍光被任命为光禄大夫,每当皇帝出行,霍光总跟随左右。他出入皇宫总是处处小心,事事谨慎,从不出任何差错。汉武帝十分宠信他,封他为大司马。汉武帝死后,他与御史大夫桑弘羊辅佐汉昭帝刘弗陵执政...
「投杼之惑」的成语故事和用法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与大思想家曾参同名的人在外杀了人,有好事者跑到曾参的母亲那里说:“曾参杀了人。”曾母回答说:“我儿不会杀人。”照常织布。没多久又有人跑来误传曾参杀了人,这时曾母害怕,就投杼逾墙而离开...
成语故事:「决胜千里」
刘邦当皇帝后在都城洛阳南宫摆酒宴,招待文武百官。他问百官他与项羽的区别,百官纷纷夸赞他大仁大义。刘邦说运筹帷幄与决胜千里不如张良,安抚百姓不如萧何,率军打仗不如韩信,但他能合理地使用他们叁位俊杰,所以能得天下...
比喻“一龙一猪”的成语故事
唐代文学家韩愈给儿子韩符写了一首诗勉励他用功读书,诗中写道:有两户人家各生了一个儿子,长相十分相似,经常在一块儿玩耍,到了12岁左右,渐渐发现他们有了差异,30岁时一个有了成就像呼风唤雨的龙,一个却像蠢笨无能的猪,简直是天壤之别...
描写「喘月吴牛」的成语故事
晋武帝对吏部侍郎满奋特别器重,经常召见他。晋武帝故意装一扇透明的屏风让畏寒的满奋坐在附近,满奋以为空屏风不能挡风不敢上前,见到是透明屏风后自我解嘲说:“臣简直就像吴地的水牛,夜里见到月亮也怕得直喘气。”...
「糟糠之妻不下堂」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汉代曾发生过王莽(实为王郎)赶刘秀的故事。当时,刘秀力量薄弱,被王郎一路追杀,由北向南日夜奔逃。战斗中,刘秀手下有个叫宋弘的大将不幸负伤。当逃到饶阳境内时,宋弘实在走不动了,而后面追兵又紧,怎么办呢?刘秀没办法,只好将宋弘托咐给郑庄一户...
成语故事「鼎足之势」形容什么意思
公元前203年,汉将韩信灭了齐国,被刘邦封为齐王,韩信的谋士蒯通分析天下形势后认为韩信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劝他不要跟随刘邦自立为王,可以与楚汉叁分天下,跟随刘邦最多也只能封为诸侯。韩信不听蒯通的意见,最后被吕后诱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