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惠子知我」的成语故事
“惠子知我”的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宋国人惠施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名家之一,他与庄周是好朋友,两人相交很深,经常在一起探讨问题。惠施死后,庄周路过他的墓地,经常拜祭他,一次庄子感慨地说:“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也,吾无与言之矣。”知鱼之乐中庄子和惠子的性格特点
惠子性格特点: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事物持认知心态。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
庄子性格特点: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事物持艺术心态。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知鱼之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庄子与惠子在濠水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惠子道:“我不是你,所以不了解你;你也不是鱼,本来也不了解鱼。”庄子又道:“请你从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怎么知道鱼儿的快乐?’你这么问,说明你已经承认我知道鱼的快乐,所以才会问我怎么知道的。我是在濠水岸边,知道鱼是快乐的。”
扩展资料:
惠子(约前390年-前317年)介绍:
1,名施,华夏族,战国中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战国时期着名的政治家,哲学家,是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
2,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
庄子介绍:
1,庄子(本名庄周,生卒年不详),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战国中期着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先秦七子之一,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创立了哲学学派庄学,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2,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的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叁籁”思想与《易经》叁才之道相合。庄子的作品喜欢以引人入胜的方式阐述哲理,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其中代表作品是《庄子》。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思我,岂无他人来自诗经《郑风·褰裳》,讲的是一位少女发娇怒的情景。你若想我,就赶快渡溱河来找我;你要是不想念我,别以为就没有别人想我了!裳:在古代是指内衣,这里引申为裙裤。狂童:解释很多,一者说指嚣张的男性,也有说是少年。《郑风》一直以来都被后人称为淫诗,例如,王安石劝解他的弟弟王安国,说的是“掷郑声”,也是就是要他不要只顾着玩乐。《左传》里面也有很多例子,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惠子知我的成语示例
惠子知我,夫何间然。 李白《与贾少公书》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第四个字是 我 的成语
卿卿我我 形容夫妻或相爱的男女十分亲昵。 依然故我 形容自己一切跟从前一样,没有变得更好。 知我罪我 形容别人对自己的毁誉。 鲍子知我 指彼此相互了解而情谊深切。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我的组词语是什么
为我所用(wéi wǒ suǒ yòng):把别人的东西转变成自己的东西加以利用。
造句:学校充分利用一切优质教育资源为我所用,“上挂下联”合作办学。
从我做起(cóng wǒ zuò qǐ):把自己作为第一个立规矩的人。
造句:回馈客户,从我做起,心中有情,客户有心。
你追我赶(nǐ zhuī wǒ gǎn):形容竞赛激烈,大家都不甘落后。
造句:我们班已形成了一股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
、忘我(wàng wǒ):谓自己被他人忘记。
造句:王叔叔工作起来废寝忘食,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我行我素(wǒ háng wǒ sù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惠子欲之梁阅读翻译
《惠子欲之梁》原文梁相死,惠子欲之梁,渡河而遽,堕水中,船人救之。船人曰:“子欲何之而遽也?”曰:“梁无相,吾欲往相之。”船人曰:“子居船楫之间而困,无我则子死矣,子何能相梁乎?”惠子曰:子居船楫之间,则我不如子;至于安国家,全社稷,子之比我,蒙蒙如未视之狗耳。”《惠子欲之梁》译文梁国的丞相死了,惠子想要去梁地(出任这一职位),在过河的时候太匆忙不小心掉到了河里,路过的划船的人把他救起来。那个人(划船的人)问他:“你要去哪干什么啊怎么会那么匆忙呢?”惠子说:“梁地没有丞相,我想去那试试看”。那个人又说:“你只是在船上那么小的地方都会遇到困难,要不是我的话你就死了,你哪来的本事能做梁地的丞相管理梁地呢?”惠子说:“在水上驾驶船只纵横穿行我是不如你;但是说到治理国家,保全人民社稷的安康,你和我比起来,就好像还没有完全睁开眼睛的幼犬罢了。”《惠子欲之梁》出自《说苑》,西汉刘向撰。刘向,西汉时经学家,文学家,目录学家,曾领校秘书,本书就是他校书时根据皇家藏书和民间图籍,按类编辑的先秦至西汉的一些历史故事和传说,并夹有作者的议论,借题发挥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带有一定的哲理性。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对于“我”的10个成语
我行我素我见犹怜我心如秤我武惟扬我醉欲眠我黼子佩我负子戴敌众我寡你追我赶尔虞我诈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翻译及原文
1、译文:
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庄子说:“你又不是我,你哪里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2、原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是《庄子·秋水》中的一篇语录体议论文,创作于战国年代,记叙了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小辩。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该文节选自《 秋水》。标题是编者加的。
《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着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
《秋水》是《庄子》中的又一长篇,用篇首的两个字作为篇名,中心是讨论人应怎样去认识外物。全篇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写北海海神跟河神的谈话,一问一答一气呵成,构成本篇的主体。
后一部分分别写了六个寓言故事,每个寓言故事自成一体,各不关联,跟前一部分海神与河神的对话也没有任何结构关系上的联系,对全篇主题的表达帮助也不甚大,似有游离之嫌。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轻松闲适,诗意盎然。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本文讲述两位辩论高手,同游于濠水的一座桥梁之上,俯看儵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因而引起联想,展开了一场人能否知鱼之乐的辩论。其题虽小,其旨甚大。
除了第一句用叙述语言做故事背景交代,通篇采用对话形式。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顶真式地把这场辩论引向深入。庄周肯定自己能知道鱼之乐,惠施则否定了庄周的说法。
且不说这场辩论谁是谁非,光是两人在辩论中反映出来的敏捷思路和睿智的交谈,就令人拍案叫绝,给人一种怡情益智的享受。
“濠梁之辩”的绝妙之处,两人的雄辩之外,还在于它具有无穷的韵味。辩论的双方都紧扣主题,但辩论者的思维截然不同。惠施是从认知的规律上来说,人和鱼是两种不同的生物,人不可能感受到鱼的喜怒哀乐。
庄周则是从艺术规律上来说,人乐鱼亦乐。从认知规律上来说,庄周的人乐鱼亦乐的逻辑推理纯诡辩,但这种诡辩并不使人反感,因为庄周完全是以艺术心态去看待世界的,典型的“移情”作用,庄周是把自己的快乐移栽到鱼的情绪上,反过来更衬托出庄周的快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成语“惠子知我”扩展: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造句:惠子知我,夫何间然。李白《与贾少公书》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读音:huì zǐ zhī wǒ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繁体成语:僡子知我
成语简拼:HZZW
成语出处:惠子指惠施,战国宋人,在先秦诸子中属名家,为庄周契友。惠死后,庄周过其墓,曾借匠石斫垩的寓言,感慨“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见《庄子·徐无鬼》。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解释:惠子指惠施,战国宋人,在先秦诸子中属名家,为庄周契友。惠死后,庄周过其墓,曾借匠石斫垩的寓言,感慨“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见《庄子·徐无鬼》。后因以“惠子知我”喻朋友相知之深。
成语用法:惠子知我作宾语、定语;用于朋友间。
成语注音:ㄏㄨㄟˋ ㄗˇ ㄓ ㄨㄛˇ
版权声明:本文由麻豆视传媒短视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post/205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