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视传媒短视频

“良莠不齐”成语故事

2024年06月27日成语故事111

“良莠不齐”的成语故事:

明朝时期,田艺蘅《留青札记》中记载:元朝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秀”是最高级别,“郎”是最下的,至明朝时称鄙人为“不郎不秀”,是指不高不下。良莠不齐就是不郎不秀,称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人

成语“良莠不齐”词条资料:

成语简拼:LYBQ
日文翻译:よい人と悪い人が蕑(い)り艕(ま)じっている
成语用法:良莠不齐主谓式;作谓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注音:ㄌ一ㄤˊ 一ㄡˇ ㄅㄨˋ ㄑ一ˊ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读音纠正:莠,不能读作“虫颈ù”。
近义词:混淆视听、混淆是非
成语读音:liáng yǒu bù q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解释:莠:长得像谷子一样的野草。庄稼和野草混杂在一起分不出来。比喻好人坏人在一起不易区分。
造句:兼之人品良莠不齐,诚恐因逸生事。(太平天国 洪秀全《整顿属员诏》)
英文翻译:good and bad mixed together
错字纠正:莠,不能写作“秀”。
反义词:泾渭分明
成语辨析:良莠不齐和“参差不齐”都有不整齐的意思。但良莠不齐是指好人坏人都有;混在一起;“参差不齐”是指长短高低大小不一;当指人时是指水平不一。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繁体成语:良莠不齐
成语谜语:稗子挤在禾中间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至我辈中,好丑不一,亦如人类之内,良莠不齐。”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麻豆视传媒短视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post/242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