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戟得矛」的成语故事和用法
“亡戟得矛”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打仗,一个小卒在混战中把戟丢了,但捡到一只矛。后退时问路人怎么办?路人说同样是兵器,回去没问题。他又问高唐大夫怎么办,高唐大夫说应该回去捡回来,他们两人重返战场,为寻找戟而英勇战死有一个成语里面有刀枪剑戟的戟
刀枪剑戟 戟:古代一种兵器,合戈、矛为一体,既能直刺,又能横击。古代用于砍、刺的四种常用兵器。亦用于泛指兵器。贯颐奋戟 颐:下巴。两手捧颐而直入敌阵。形容英勇无畏。戟指怒目 指着人,瞪着眼。形容大怒时斥责人的神态。剑戟森森 比喻人心机多,很厉害。亡戟得矛 比喻得到的和失去的相当,或有失有得。星旗电戟 军旗象繁星,剑戟如闪电。比喻军容之盛。折戟沉沙 戟:古代的一种兵器。折断了的戟沉没在泥沙里。形容失败惨重。聱牙戟口 形容文词艰涩,拗口难读。苍髯如戟 苍:青色;髯:两颊上的胡须。又长又硬的青须好像长戟。形容相貌威猛。长戟高门 门庭高大,门内列戟。形容旧时显贵人家的威仪。贯颐备戟 颐:腮,颊。两手捧着腮直冲入敌阵。形容勇猛异常。戟指嚼舌 戟指:伸出食指、中指指人;嚼舌:咬破舌头。形容愤怒之极。须髯如戟 髯:两颊上的胡子。戟:古代的一种兵器,长杆头上附有月牙状的利刃。胡须又长又硬,一根根像戟似的怒张着。...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一篇古文
齐晋相与战。平阿之余子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谓路人曰:“亡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戟亦兵也,矛亦兵也,去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去行,心犹不自快,遇高唐之孤叔无孙,当其马前,曰:“今者战,亡戟得矛,可以归乎?”叔无孙曰:“矛非戟也,戟非矛也,亡戟得矛,岂亢责也哉?”平阿之余子曰:“嘻!”还反战。趋,尚及之。遂战而死。叔无孙曰:“吾闻之,君子济人于患,必离其难。”疾驱而从之,亦死而不反。令此将众,亦必不北矣。令此处人主之旁,亦必死义矣。今死矣而无大功,其任小也。翻译:齐国和晋国互相征战。平阿(地名)的余子(官名)丢失了戟捡到只矛,退下战场离去,心里不痛快。问路上的陌生人说:“丢失了戟捡到只矛,可以回家吗?”陌路人说:“戟是兵器,矛也是兵器,丢失兵器又捡到兵器,有什么不可以回家的?”往回家的路走着,心里还是不痛快,碰到高唐(地名)的孤(官名)叔无孙,就挡在他的马前,说:“今天打仗,丢失了戟捡到只矛,可以回家吗?”叔无孙说:“矛不是戟,戟不是矛,丢失了戟捡到只矛,他们难道可以相抵吗?”平阿(地名)的余子(官名)说:“是啊!”反身回去参战。跑步,才赶上了战斗。终于是战死了。叔无孙说:“据我所知,君子救人于患难,必须同甘共苦。”(于是)快跑回去参与战斗,到死也没离去。要是让他(叔无孙)领兵,肯定不会打败仗的。让他成为国王的左右,也必然是为义而死。这次的死没有什么大的功绩,是因为他的官职(或力)小啊。感:看这篇东西让我很是别扭。别扭一,行伍之人,十八般武艺不说样样精通,戟换成矛差别又不大不是照样可以杀敌?何必要退下来?别扭二,既然自己觉得退下来心里不爽,就回去再战就是,一问再问,还不是去战了,太过婆婆妈妈!别扭叁,那个什么叔无孙劝别人回去战斗的理由也太荒唐可笑!别扭四,最后的点评也是荒谬,为自己认为正确的道理而死,非要管什么功绩的大小干吗?那么多无名烈士,难道都要是在伟大的战役中死去的才算?!来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文言文翻译齐晋相与战.平啊之……翻译
齐晋相与战。平阿之余子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谓路人曰:“亡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①“戟亦兵也,矛亦兵也,去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去行,心犹不自快,遇高唐之孤叔无孙,当其马前,曰:“今者战,亡戟得矛,可以归乎?”叔无孙曰:“矛非戟也,戟非矛也,亡戟得矛,岂亢责也哉?”平阿之余子曰:“嘻!”还反战。趋,尚及之。遂战而死。叔无孙曰:②“吾闻之,君子济人于患,必离其难。”疾驱而从之,亦死而不反。令此将众,亦必不北矣。令此处人主之旁,亦必死义矣。今死矣而无大功,其任小也。齐国和晋国互相征战。平阿(地名)的余子(官名)丢失了戟捡到只矛,退下战场离去,心里不痛快。问路上的陌生人说:“丢失了戟捡到只矛,可以回家吗?”陌路人说:“戟是兵器,矛也是兵器,丢失兵器又捡到兵器,有什么不可以回家的?”往回家的路走着,心里还是不痛快,碰到高唐(地名)的孤(官名)叔无孙,就挡在他的马前,说:“今天打仗,丢失了戟捡到只矛,可以回家吗?”叔无孙说:“矛不是戟,戟不是矛,丢失了戟捡到只矛,他们难道可以相抵吗?”平阿(地名)的余子(官名)说:“是啊!”反身回去参战。跑步,才赶上了战斗。终于是战死了。叔无孙说:“据我所知,君子救人于患难,必须同甘共苦。”(于是)快跑回去参与战斗,到死也没离去。要是让他(叔无孙)领兵,肯定不会打败仗的。让他成为国王的左右,也必然是为义而死。这次的死没有什么大的功绩,是因为他的官职(或力)小啊。来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亡戟得矛的成语典故
【出处】: 《吕氏春秋·离俗》:“亡戟得矛,可以归乎?” 【成语故事】:鞍(春秋时齐,今山东济南市)之战是《左传》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鲁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开始时,齐军小胜。齐侯误以为晋军怯弱,不堪一击,命令士兵打败晋军后,再吃早饭战役开始时,一个齐军战士落在大队人马后,正在手握长戟向前猛冲,突然从侧面杀出两名晋军拦住去路。齐军士兵独自一人毫不畏惧,将长戟抡动如飞,猛刺晋军。两名晋军奋勇对敌,一前一后用长予与齐军格斗。双方经过一番苦斗,齐军士兵终是单人不敌四手,手中长戟被晋军打掉了。齐军没了兵刃,转身逃去。两名晋军表现得十分仁义大度,他们不屑追杀失去兵器的勇士,掉头奔向大战场。齐军士兵逃跑时发现草丛中有战死士兵丢弃的长矛,他顺手起来准备重新参战。他向前跑了几步,猛然想起,战场上丢失兵器,按齐军军法是要受惩处的。他开始犹豫起来,不知如何是好。正在访径无计的时候,他发现远处有个人影向他缓缓走来。他想:“应该向别人请教一番,该如何摆脱困境。”齐军士兵急忙向来人跑去,跑至近前一看,来人像个读书人。齐军士兵心中大喜,立在路旁,向来人抱拳行礼,然后恭敬地问道:“请问先生,我在作战时失掉大戟,但又抬到一条长矛,您看,我还会受到惩罚吗?”读书人觉得这不是个问题,就不假思索地说:“戟是兵器,矛也是兵器,丢了戟,得到一条矛(亡戟得矛)得失相当嘛,不会受处罚的。”读书人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齐军士兵仍然不放心,他认为,一个书生哪里会懂军中法规,摇摇头,叹口气,仍感到十分为难。他心情沮丧地站在原地发呆。突然,他隐隐听到远处传来阵阵銮铃声响。原来是镇守高唐的齐国大夫经过这里。齐军士兵向大夫报告了亡戟得矛的过程,然后问,是否可以回营。齐大夫大怒,训斥道:“戟是戟,矛是矛,两者不能相抵,你等着受军法惩处吧。”这位士兵不愿受军法惩治,此时战事齐军渐渐不支,纷纷后退。这位齐军却坚持作战。他的同伴劝他一同逃命,他悲壮地说:“与其回去受军法处置而死,还不如多杀几个敌人,战死沙场乃是战士的本色。”他说完,抱着必死的决心返身投入战斗,直至战死。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带亡的成语有哪些
亡羊补牢、
唇亡齿寒、
歧路亡羊、
亡命之徒、
人琴俱亡、
追亡逐北、
多歧亡羊、
名存实亡、
救亡图存、
生死存亡、
自取灭亡、
家破人亡、
亡国之音、
危急存亡之秋、
人亡政息、
叁户亡秦、
齿亡舌存、
亡矢遗镞、
危急存亡、
臧谷亡羊、
国破家亡、
亡国灭种、
若存若亡、
亡羊之叹、
多藏厚亡、
亡戟得矛、
亡羊得牛、
存亡继绝、
亡国之声、
存亡绝续来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带有兵器的成语
刀光剑影隐约显现出刀的闪光和剑的影子。形容环境充满了凶险的气氛。来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成语“亡戟得矛”扩展: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读音:wáng jǐ dé máo
成语注音:ㄨㄤˊ ㄐ一ˇ ㄉㄜˊ ㄇㄠˊ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简拼:WJDM
近义词:有得有失
成语解释:比喻得到的和失去的相当,或有失有得。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英文翻译:the gains offset the losses
成语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离俗》:“亡戟得矛,可以归乎?” 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用法:亡戟得矛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有失有得。
版权声明:本文由麻豆视传媒短视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post/24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