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报怨」成语故事是什么年代的
“以德报怨”的成语故事:
成语“以德报怨”词条资料:
成语简拼:YDBY错字纠正:怨,不能写作“冤”。
繁体成语:以惪报怨
近义词:以直抱怨、以理相待、以德报德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注音:一ˇ ㄉㄜˊ ㄅㄠˋ ㄩㄢˋ
造句: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西安事变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德报怨,协同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释放蒋介石,希望他悔过自新,共同抗日。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反义词:忘恩负义、无情无义、翻脸无情
成语读音:yǐ dé bào yuàn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解释:拿恩惠报答仇恨。形容对人宽容;不仅不记仇;反而给以好处。
成语用法:以德报怨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英文翻译:repay injury with kindness
成语出处:《论语 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来自麻豆视传媒短视频:gyjslw.com
日文翻译:徳(とく)をもって恨(うら)みに报(むく)いる
读音纠正:怨,不能读作“测耻ā苍”。
其他翻译:<法>rendre le bien pour le mal
俄文翻译:платить добром за зло
版权声明:本文由麻豆视传媒短视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post/289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