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的成语「荒淫无道」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荒淫无道”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荒淫无道是什么意思?、史书记载的洪秀全荒淫无道,是满勤官员的诬陷还是确有其事?、是什么让荒淫无道的董卓,在死后仍有数十万的追随者?、昏庸荒淫什么意思、中国历史上最荒淫无道的皇帝是那几个?、历史上哪些皇帝做过的荒淫无道的事情?、都说隋炀帝荒淫无道,他究竟做了哪些荒唐事?古代最荒淫无道的皇帝?商纣王真的那么荒淫无道吗历史上真的有妲己这个人物吗?历史上商纣王荒淫无道真的是她的所为?形容一个人荒淫无道,野心勃勃的心理的成语等
目录索引:
1:成语“荒淫无道”的词条资料
2:荒淫无道是什么意思?
3:史书记载的洪秀全荒淫无道,是满勤官员的诬陷还是确有其事?
4:是什么让荒淫无道的董卓,在死后仍有数十万的追随者?
5:昏庸荒淫什么意思
6:中国历史上最荒淫无道的皇帝是那几个?
7:历史上哪些皇帝做过的荒淫无道的事情?
8:都说隋炀帝荒淫无道,他究竟做了哪些荒唐事?
成语“荒淫无道”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huāng yín wú dào
成语简拼:HYWD
成语注音:ㄏㄨㄤ 一ㄣˊ ㄨˊ ㄉㄠ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昏庸无道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叁国演义》第一百九回:“今主上荒淫无道,亵近娼优,听信谗言,闭塞贤路:其罪甚于汉之昌邑,不能主天下。吾谨按伊尹、霍光之法,别立新君,以保社稷,以安天下,如何?”本内容来自麻豆视传媒短视频:飞飞飞.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成语解释:荒淫:淫乱无度,贪恋酒色。无道:不讲或不行道义。多指君主生活糜烂,重用奸佞,残害忠良,奴役百姓。
成语用法:荒淫无道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为人。
成语造句:茅盾《白居易及其时代的诗人》:“反映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荒淫无道并由此而引起藩镇的叛乱。”
英文翻译:be profligate and devoid of principles
成语“荒淫无道”的扩展资料
1. 荒淫无道是什么意思?荒淫无道:贪酒好色,生活糜烂,肆行暴虐,毫无德政.麻豆视传媒短视频:飞飞飞.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2. 史书记载的洪秀全荒淫无道,是满勤官员的诬陷还是确有其事?
洪秀全荒淫无道是真实的。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后从广西打到南京,在这一路上,洪秀全不断地强行纳取民间的美女,被纳女性数量惊人。《江南春梦记》里面记载说洪秀全的天王府内仅仅是称得上品级的妃子就达一千一百六十九人之多。除此以外,天王府内一律不采用太监,而全部由女官来代替,据说天王府内的女官就有一千多人。这样一来,洪秀全一人在天王府内就有两千多女性服侍。
洪秀全在政治上反对纳妾,并宣扬男女平等。但这些全是新天朝表面上的口号,他对女性的压迫丝毫不逊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他早在起义的过程中就已经有十几个女人的服侍。后来正式建制宣布天朝时更是明文规定天王、王爷、侯爷可以纳妾的数量,而他自己 纳妾的数量则谁都不能超越。同时他对女性的压榨甚至更甚于“三从四德”等传统条文,稍稍看不顺眼就惩治侮辱,女性于他来说完全就是玩物。他就是中国传统极端男主义的忠实维护者。
洪秀全在天王府待了约十年,十年间不问军事、不理朝政,完全堕落腐化,甚至一连几年都未曾发布过一篇诏书。美女遍地的天王府可以说完全就是他纵情声色的人间天堂。在这样的领导下,太平天国运动的腐化失败加速,洪秀全在自己的荒淫无度中葬送了自己亲手缔造的天朝,终于在1864年被逼服毒自尽。
最后,答题不易,一下点个赞再走呗!摘自公益成语:飞飞飞.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3. 是什么让荒淫无道的董卓,在死后仍有数十万的追随者?
虽然董卓后期变得荒淫无道,并且非常的残暴,但是在刚开始的时候董卓还是一个非常讲义气的人,而且董卓非常擅长与人洗脑。
董卓对于自己身边的人还是挺不错的,为人十分豪爽,并不拘泥于小节。虽说他是个粗人,力大如牛,身强体壮,但是也是有一点小心机的。
在收买人心这一方面,董卓是下了不少功夫。比如说得了赏赐,不是像平常人一样得意忘形占为己有,而是将赏赐分给自己手下的兄弟。
并且认为这是仁义,对于追随他的手下一点都不吝啬。所以很多追随董卓的人都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好的头儿,能带他们过上好日子,所以这些人就非常心甘情愿地追随着董卓。
再加上董卓个人的武力值其实蛮高的,顺着他就是有酒喝有肉吃,如果逆着他就会被压榨,所以说,很多人还是愿意为他做事情,这也就是屈服于淫威之下嘛。
董卓在他的地界,小日子混得挺滋润的,这些人围在他身边能讨口肉吃,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说虽然他是一个老色鬼,荒淫无度,但是人还是蛮仗义的。而且董卓到了后期之后就开始酒池肉林,纸醉金迷。
于是他的身边有很多谋臣都认为不是一个不值得追随的君主,不过对于很多和他称兄道弟的人来说,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兄弟。
所以在我们看来觉得董卓此人荒淫无道,并且霍乱天下,但是对于董卓的追随者而言,他算是一个非常讲义气的老大。本内容来自麻豆视传媒短视频:飞飞飞.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4. 昏庸荒淫什么意思
出自《明朝的那些事儿》谁曾忆,万军从中,纵横驰奔,所向披靡! 只记下,豹房后宫,昏庸无道,荒淫无耻、通常用来指皇帝不务正业,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5. 中国历史上最荒淫无道的皇帝是那几个?
纣王 周幽王 隋炀帝杨广 晋惠帝司马衷(就是让老百姓没饭吃去吃肉粥的) 汉灵帝刘宏(此军大量卖官还荒淫无道) 南宋高宗赵构(杀岳飞,用秦桧,也不用我多说了) 明神宗朱翊钧(三十年不上朝还抽大烟,荒废朝政,并广搜民脂民膏) 明武宗朱厚照(重用传说中的大太监刘谨,穷兵黩武打了败仗,却说打赢了) 明思宗崇祯朱由检(亡国之君,杀袁崇焕) 清高宗乾隆弘历(闭关锁国第一人) 清文宗咸丰奕泞(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苦难的开始) 清德宗光绪载恬 (甲午,八国输得一塌糊涂) 清宣统溥仪(亡国之君,本来不想让他上,可他非去和日本人搞什么满州国麻烦,谢谢!内容来自麻豆视传媒短视频:www.gyjslw.com
6. 历史上哪些皇帝做过的荒淫无道的事情?
烽火戏诸侯,还有好像唐代皇帝荒淫后宫,还有某个皇帝继位后将上一代皇帝的嫔妃全部收下摘自飞飞飞.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7. 都说隋炀帝荒淫无道,他究竟做了哪些荒唐事?
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是隋文帝杨坚和独孤迦罗的儿子。隋炀帝在位十四年,在历史上的名声很不好,是历代皇帝的反面教材。隋炀帝之所以声名狼藉,是因为他生前做了不少荒唐事。
隋炀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沉迷酒色,实行暴政。这样的他是怎样被选为太子的呢?杨广是一个十分善于隐藏自己的人。一开始隋文帝将嫡长子杨勇立为太子,不过后来杨广使用计谋坐上了太子之位。不过后来杨广就暴露了本性,在后宫中调戏他父王的妃子,后来被妃子告发,隋文帝很愤怒,打算废了杨广的太子之位。为了保住太子之位,杨广便发动政变,杀了隋文帝。
杨广不仅弑父,还霸占了他父亲的妃子。登上皇位后,杨广便杀了大哥杨勇以及杨勇的儿子,更过分的是他还霸占了自己的嫂子。所以阳光不仅弑父杀兄,而且霸母欺嫂。光是这点,就足够成为他一生的污点。
而杨广的暴政暴行,更是被世人所唾骂。他在位期间大兴土木,增加百姓赋税,使百姓苦不堪言。隋炀帝统治十四年间,造宫殿,开运河,修长城,这样的大工程需要巨大的劳动力,隋炀帝将民力都集中在这里,造成民间农业产量逐年下降。不仅如此,隋炀帝生性残忍,他在位期间,很多人发起反隋起义,而隋炀帝对这些人的惩罚是凡是抓到的同党,全部以车裂的酷刑处死。最终隋炀帝的荒唐事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内容来自公益成语:飞飞飞.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8. 古代最荒淫无道的皇帝?
后梁太祖朱晃,原名朱温。
中国历史上最荒淫无道的十个皇帝:
1.秦二世胡亥 秦始皇死后,少子胡亥与李斯、赵高狼狈为奸,诛杀各公子,公主和大将 ,终于篡取皇位。继位后,劳民伤财,继续修建阿房宫,整天声色犬马,激发民怨,终于引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最后被赵高所逼杀。(荒淫等级:7)
2.汉成帝刘骜 西汉末年,社会诸多弊端,汉王朝每况愈下,与此同时,汉成帝继位,他不仅不推行改革,反而变本加厉,不理朝政,成天与后宫妃嫔饮酒作乐,特别是赵飞燕、赵合德姐妹进宫后,更加荒淫无道,最终病入膏肓。他死后引发了统治阶级的争夺势,王室内部混乱不堪,为之后王莽窜埋下伏笔。(荒淫等级:6)
3.陈后主陈叔宝 他在位时,陈国力衰弱,而杨坚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国力昌盛,陈随时可能被灭。陈后主依然骄奢淫逸,对后宫妃嫔宠爱有加,陈终被隋所灭。隋军攻入建康之后,发现陈后主居然与两个爱妃躲在枯井底,这种皇帝不当也罢。(荒淫等级:8)
4.隋炀帝杨广 隋炀帝是历史上有名的荒淫暴君,他大逆不道,弑父杀兄,夺取皇位。继位后,继续大修运河,以供他到处游乐,挑选江淮民间美女充实后宫,每日更是酒色取乐,又加重徭役,兵伐高丽,大败而归,终于爆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被部下攻杀。(荒淫等级:3)
5.后梁太祖朱晃 原名朱温,追随黄巢起义,尔后叛变,效忠唐朝,唐僖宗赐名全忠。经过长期割据混战,逐步扩大势力,推翻唐朝,建立后梁王朝。他为人阴险狡诈,生性残暴,滥行屠戮,尤其喜好女色。在位期间,他更是淫乱如禽兽,就连儿媳妇也不放过,经常要她们进宫服侍他;有一次答应服侍他的养子妃立其养子为帝,引起次子不满,最终为次子所杀。他的荒淫程度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荒淫等级:1)
6.明武宗朱厚照 即正德皇帝,明代有名的荒淫昏君。他不满足于后宫佳丽,在皇宫内建“豹房”(内藏女子),日夜行乐;他还经常下江南,寻访民间女子,一次不慎落水,半晌未醒,从此落下病根,最终暴病死于“豹房”。论荒淫程度正德皇帝可与朱晃一比。(荒淫等级:2)
7.明世宗朱厚骢 即嘉靖皇帝。在位期间,荒淫无度,重用奸臣阎嵩,整天迷恋酒色,他还迷信道教,服用丹药以求长生不老,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加剧,阶级矛盾激化,明朝国力日益衰减。(荒淫等级:10)
8.明神宗朱翊钧 即万历皇帝。登位时由张居正辅佐,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取得一定成效。亲政后,排挤张居正,在位48年里,长期不理朝政,由宦官代理其行早朝,整天沉迷于后宫,荒淫到了极点,明朝彻底跌入深渊,《明史》评论“明之亡,实亡于万历”。(荒淫等级:5)
9.清咸丰皇帝 咸丰在位正值中国被列强欺凌和太平天国起义之时。这位皇帝生不逢时,本身是个风流多情种,却遇到这个世道当皇帝,但无论怎样,他本性是不会变的,国事可以不理,女色却不能少,还是跟以往没落王朝的皇帝一样,继续他的荒淫生活。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英法联军进攻北京,他和叶赫那拉氏(慈禧)逃往承德避暑山庄,由于长期的荒淫生活,次年病死于承德。(荒淫等级:9)
10.清同治皇帝 都说子承父业,一点都没错,同治接手咸丰的国家的同时,也传承了他的荒淫本性。同治拥有大群的后宫妃嫔,但仍不满足,经常微服逛窑子,探访京城民居,据说后来染上了花柳病,没过几年病死宫中(死因一说是天花,一说是花柳病),不管怎样,皇帝当成这样也真够绝的!(荒淫等级:4)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9. 商纣王真的那么荒淫无道吗
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商纣王的事迹很大程度是周人的抹黑,早在春秋时期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贡就有过质疑。子贡:“帝辛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子贡说:“殷纣王的不善,不如传说的那样严重。因此,君子非常憎恶居于下流,〔一旦居于下流,〕天下的一切坏事〔坏名〕都会归到他的头上来。”来自公益成语:飞飞飞.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10. 历史上真的有妲己这个人物吗?历史上商纣王荒淫无道真的是她的所为?
确实有妲已这个人.但是妲已和纣王未必就有那么坏.要知道,历史这个东西是人写的,人为了某些目的,就会对历史进行修饰,来达到自己的某些目的.就好像清朝修<<明史>>一样,前前后后一共花了 一百多年,最后终于改得满意了,就将许多历史资料付之一炬.......网上找到一篇为妲已和纣王正名的文章,你看看,记得要看完呐. ZT:历史大冤案:商纣王与妲己并非荒yin无道 妲己,有苏氏的女儿。商纣王子辛的宠妃,有美色。纣王非常宠爱她,对她言听计从,荒理朝政,日夜宴游。后周武王乘机发动诸侯伐纣,经牧野之战,一举灭商,纣王逃到鹿台自残,妲己也被武王所杀。 说来妲己真是冤枉。历代文人,仅凭臆断和想象,便一步步地坐实了妲己的罪孽,让她背负起千古第一恶女的骂名。 他们历来被认为是一对恶男女 中国历代的“红颜祸水”里,最恶毒的恐怕莫过于殷商时代纣王的宠妃妲己了。而且两个人犯起“混”来,简直算得上“夫唱妇随”,惊人地合拍。按《史记殷本纪》里的说法,纣王已经可谓残暴,但若按民间《封神演义》里的演绎,那就简直是变态,有严重的“施虐狂”倾向。照《封神演义》的说法,妲己是千年狐精附体,受女娲之命来祸乱殷商的,纣王也因此才变得如此怪戾,做出那些残忍的事来。 当然,这是迷信的说法,不足为信。这位叫妲己的美女自然不是狐狸精变的。《晋语》记载:“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这就是说妲己是纣王征战得胜的“战利品”。据说有苏氏是以九尾狐为图腾的部落,所以才会有《封神演义》这般附会。虽然妲己不是狐狸精变的,可照样把纣王迷得魂不守舍,唯“妲己之言是从”。 根据正史记载,纣王不但投妲己所好,作“新yin之声、北鄙之舞、靡靡之乐”,还搜括百姓钱财,修建起高大宏丽的鹿台,里面置满奇珍宝物。同时,“积糟为邱,流酒为池,悬肉为林,使人裸形相逐其闲”,彻夜长饮,欢嬉达旦,可谓荒yin之极。 最过分的是,他耳根子特别软,最听妲己的话,甚至到了“妲己之所誉贵之,妲己之所憎诛之”的地步。这样一来,天下就无法太平起来,老百姓埋怨,各诸侯反叛。这时,妲己又给纣王出了一个“狠”招,发明了一种惩治犯人的刑法,曰“炮烙之法”。就是把一根粗大的铜柱横放,下面架起炭火炙烤,然后命“有罪者行其上”,没走几步,就纷纷掉进火红的炭火里,活活烧死。每次看到犯人在炭火里挣扎惨叫,妲己“乃笑”。如何笑,是大笑还是冷笑,就不得而知了。对于这种冷酷而变态的做法,纣王的叔叔比干实在看不下去,就向他进谏说:“不修先王之典法,而用妇言,祸至无日。”这话戳到纣王的痛处,他非常生气,觉得这是“妖言”惑众,给他难堪。这时,妲己又在一旁添油加醋,樱桃小口一开,吐出一句血淋淋的话来:“我听说圣人心有七窍……”纣王一听,爱妃有如此求知之心,那就打开看看吧。于是,“剖心而观之”。 史书记载,他还将九侯、鄂侯两位臣公一个剁成肉酱,另一个做成肉干;另一位臣公西伯昌(即周文王姬昌)本也要“炮烙”,但他很聪明,马上服软,并献给纣王“美女奇物善马”以及自己的洛西领地,纣王这才松口,把他放了。后来,有点头脑的大臣装疯的装疯,卖傻的卖傻,投敌的投敌,流放的流放。这样一来,自然民心背向、诸侯离心。很快,西伯昌的儿子周武王就起兵造反,将他打败。他不愿投降受辱,便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戴上最好的宝物,一把火把自己烧死了。而他的美人妲己,结果更惨,被砍头不算,砍下的头还被挂在小白旗上,给天下人看,要让天下的女子都引以为鉴。 他们真有这么坏吗? 无论正史典籍,还是稗官野史,都说妲己是一个蛇蝎美人。这样论调已经家喻户晓,深植人心。但问题是,历史的真实情况是这样吗? 先说纣王,历代史书已经把他符号化成一个暴君的形象了,可这个形象离他真实的情况还是有很大的距离。 早在春秋时期,子贡就有点看不过去,他愤愤为纣王鸣不平,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后世言恶则必稽焉。” 在春秋时期,对于纣王的罪状还只限于“比干谏而死”。到了战国,比干的死法就生动起来,屈原说他是被投水淹死,吕不韦的门客则说他是被剖心而死。到了汉朝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已经有了更生动的演绎,说是纣王剖开他的心是为了满足妲己的好奇心,想看看“圣人”的心是不是七窍。而到了晋朝,皇甫谧因为职业是医生的缘故,写些文史文章的时候,也不免会犯些“职业病”,又演绎出纣王在妲己的怂恿下解剖了怀孕的妇女,要看看胎儿形状。纣王纵是不好,也不至于如此之坏。后世书生们根据个人好恶,纷纷加工演绎,以讹传讹,其谬岂不大哉? 而对于纣王最著名的“酒池肉林”、“炮烙”的传说,周时的文献没有记载,春秋时也没有,可到了战国末期,韩非子突然很生动地描绘起来:“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居五年,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丘,临酒池,纣遂以亡。”据说韩非子口吃,可文章非常雄辩,这样充满想象力的文字便是明证。但那时“诸子百家”个个口才了得,为了推销个人的主张、论证自己的观点,不免只顾激扬文字,“强”词夺理了。很多论据,也多是“想当然耳”。便是“不虚美,不隐恶”的司马迁,有时也会润润笔。譬如他在韩非子“酒池肉林”的基础上,又加上“男女裸奔其间”的合理想象。当然,在他之前,已经有人在酒池面积上大做文章,说可以“回船糟丘而牛饮者三千余人为辈”,这样的想象力只能用“疯狂”来形容。 也许,在他们看来,反正纣王不是个好鸟,形容得再**、再荒唐也无妨。历史的另一个目的便是警示后人嘛,于是,他们的想象和润色,便常常显得坦然而大方。譬如司马迁之后的史学大家刘向,就把纣王鹿台的面积升级为“大三里,高千尺”,而晋朝的皇甫谧觉得还不过瘾,一咬牙,把鹿台的建筑高度提高了十倍,达到“高千丈”的地步。 同时,妲己的妖孽和毒辣形象也逐步升级。从《尚书》里讨伐纣王的一句“听信妇言”开始,到《国语》里的“妲己有宠,于是乎与胶鬲比而亡殷”,再到《吕氏春秋》里的“商王大乱,沈于酒德,妲己为政,赏罚无方”都还是不太离谱的合理推断。再到后来,年代愈久,想象力就愈丰富,写出来的史料也就愈生动,直到后世的《封神演义》,因为没有史家的顾虑,加上历代文人提供的诸多素材,演绎起来更是神乎其神。千古恶女的罪名,也终非她莫。 对此,不禁要扪心自问:那些对于妲己近乎变态的行为,虽是后世杜撰,可我们为什么一直津津乐道,而且好像还很乐意把这些脏水泼在一个女人身上? 纣王也是一个悲剧人物 那么,为什么纣王会被描述得如此不堪呢? 这不得不从纣王本人谈起。《史记殷本纪》说他“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自然是个有勇有谋、文武双全的大丈夫。只可惜,也正因为具备这些过人的才能,他便骄傲自大,听不进别人意见,有着“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的坏毛病,“以为皆出己之下”。 同时,他还有“好酒yin乐,嬖于妇人”的毛病。身为一个君王、一个英雄、一个男人,这些毛病也不算太大的毛病,绝非后人夸张得那么荒yin无耻。商朝人好酒,喜欢以酒佐餐、聚众豪饮,这是那个朝代一贯的风气。从出土器物来看,商朝后期的饮酒器具明显激增,这表示社会饮酒之风蔚然。也就是说这可能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但也不足以亡国。 如果说他的时代刑罚过重,也欠客观和公正。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特征,我们总不能要求他文明执法,用电椅或静脉注射吧?在此,不妨以事实说明。《尚书大禹谟》里载,夏朝已有“五刑”制度和“夏台”监狱。除了砍头外,那时还有烹煮、醢刑(把人剁成肉酱)、车裂、腰斩、绞杀、烧死、弃市、灭族等各类残酷的刑罚。也就是说,这些刑罚并不是商纣王独创发明的。该不该对他的政敌或罪犯处以这样的刑罚,那就是司法制度的问题了。 再举个例子,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刑罚。《韩非子》记载:“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这是轻罪重判,当时子贡以为罪轻而罚太重,便去问孔子。孔子却认为制定此种刑罚的人是了解治国道理的。因为如果扬灰时恰遇过路人,使其满面蒙尘,那此人必定 发怒,怒就会斗殴,因殴斗罪,按当时法律要灭三族。所以,弃灰于道看来过错轻,实则重,这样的重刑很有道理。因此,《尚书康诰》才会赞曰“殷罚有伦”。这就说明,商朝的刑罚看似野蛮,但有合理之处,符合当时的社会背景。 也就是说,他绝不是无道之君,可他为什么还是失败呢?纣王的罪恶确实是文人们一步步升级了的. 根据史料分析,除却诸多不确定因素外,最大的可能就是周武王发动的政变成功有很大的偶然性和投机性。当初纣王杀比干、囚箕子,可能只是政见不同罢了,但对微子(他的亲哥哥)却没有防备。后来微子竟背叛了他的兄弟和国家,引狼入室,难怪***都骂他是个汉(商)奸,感叹“微子最坏!” 实事求是地讲,纣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当时商朝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他的军队都装备着先进的青铜兵器和盔甲,而且他的作战部队中还有“象队”这样的特种部队。古书上就有“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的记载。因此,他的部队所向披靡,可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当时,他有两个主要的对手,一个是西部的周方国,另一个就是东部的夷人部族。纣王曾在山西黎城与文王恶战一场,把文王打得大败(文王被俘、囚于羑里很可能就发生在这场战争中),若不是来自东夷的军师姜子牙在商王国东部策反东夷作乱,恐怕姬昌早被纣王处死,而不是像史书上所说的那样被释放回家。 稍作休整,纣王立马发兵东夷,计划一劳永逸地除掉东部威胁,永绝后患。凭着优势兵力,商军如秋风扫落叶一般,一直打到长江下游,降服了大多数东夷部落,俘虏了成千上万的东夷人,取得大胜。从《左传》记载的时间看,他很可能是在这次征伐东夷的战争中,路过有苏氏部落掳获了妲己。 但是这场旷日持久的征战也几乎拖垮了商王朝。卜辞记载商征人方往返一次需要200天左右的时间,这是一件非常劳民伤财的事。安阳殷墟出土了一块刻有“人方伯”字样的人头骨,显然是商军杀死了人方的君长并带回其头骨作为战利品。虽然商最终战胜了人方,但商的国力也因此而大大消耗,因此《左传》评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 缓过神来的周武王根据纣王亲哥哥微子的告密,得知纣王大军尽出,都城内防御力甚弱,遂发兵奇商纣,在牧野展开决战。而当时商王的精锐之师远征东南,不可能及时赶回,因此,只好将70万东夷战俘及奴隶临时武装起来应战。牧野之战打得异常惨烈,正如《尚书》上所描述的那样,“流血漂杵,赤地千里”,绝非后世史书上所说的什么奴隶临阵倒戈,周武王兵不血刃赢得胜利。 纣王不肯投降,他选择有尊严地死去,所以自杀了。后来,商朝的遗民很不服气,在纣王的儿子武庚的带领下起来造反。周人用了3年的时间,才把这场暴*镇压下去,由此可见商朝遗民的团结与纣王的威望。对于纣王的死,孔子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评价:“不闻王死,只闻一莽夫死矣!”大概也是感叹他太过尚武,忽略以德服人的重要性了吧。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判。但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不能总“以成败论英雄”。最最不能的,就是把无辜的女人也扯进来,恣意涂抹,胡乱辱骂。 历史,终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女人,也不是随意摆弄的塑料花。 给妲己翻案,也是给历史上所有曾是男人附品的女人翻案。对于她的史料有限,年代又太过久远,所以讲她的历史,也就只能讲她如何被描黑的历史。讲她的失败,也只能讨论她依附的男人怎样失败。古代的女人,只是男人的陪衬罢了。成功了,享受荣华富贵,失败了,不但要搭上性命,甚至还要背负许多历史的骂名。那么,这是谁的悲哀?。.。摘自www.gyjslw.com
11. 形容一个人荒淫无道,野心勃勃的心理的成语
荒淫无道,野心勃勃就是成语。来自麻豆视传媒短视频:飞飞飞.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版权声明:本文由麻豆视传媒短视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post/290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