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衾冷”「衾寒枕冷」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衾寒枕冷”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带有 冷 的成语、什么寒什么待的成语、九美图的最后结局、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的意思?、衾寒枕冷的典故由来、求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赏析、对于冷的诗句形容人很冷的成语长夜冷,玉窗冰,梦回江南烟雨中。枕衾寒,复又醒,恍然哀声叹梦空是什么意思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是什么意思长夜冷玉窗冰梦回江南烟雨中枕衾寒复又醒恍然哀生叹梦空冬风伴我醉谁人愿醒只待悄然重入梦再相逢什么冷什么冷的成语有成语什么寒什么冷等
目录索引:
1:成语“衾寒枕冷”的词条资料
2:带有 冷 的成语
3:什么寒什么待的成语
4:九美图的最后结局
5: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的意思?
6:衾寒枕冷的典故由来
7:求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赏析
8:对于冷的诗句
成语“衾寒枕冷”的词条资料
成语简拼:QHZL
成语注音:ㄑ一ㄣ ㄏㄢˊ ㄓㄣˇ ㄌㄥˇ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枕冷衾寒
成语出处:宋 柳永《爪茉莉(秋夜)》:“衾寒枕冷,夜迢迢、更无寐。”明 高明《琵琶记》第五出:“[旦]奴不虑衾寒枕冷;奴只虑公婆没主一旦冷清清。”麻豆视传媒短视频: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衾:被子。被枕俱冷。形容独眠的孤寂凄凉。
成语用法:衾寒枕冷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孤单。
成语造句:却说唐长老师徒四人,歇在陈家。将近天晓,师徒们衾寒枕冷。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七回
英文翻译:sleeping alone
成语“衾寒枕冷”的扩展资料
1. 带有 冷 的成语残羹冷饭 残羹冷炙 打入冷宫 放冷箭 龟冷支床 龟冷搘床 火尽灰冷 忽冷忽热 横眉冷目 横眉冷眼 尖言冷语 坑灰未冷 冷窗冻壁 冷嘲热讽 冷嘲热骂 冷锅里爆豆 冷灰爆豆 冷酷无情 冷面寒铁 冷暖自知 冷若冰霜 令人齿冷 冷水浇背 冷水浇头 冷血动物 冷心冷面 冷语冰人 冷眼静看 冷言冷语 冷眼旁观 冷言热语 冷眼相待 泼冷水 凄风冷雨本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2. 什么寒什么待的成语
衾寒枕冷 qīn hán zhěn lěng [释义] 〖解释〗衾:被子。被枕俱冷。形容独眠的孤寂凄凉。 [语出] 〖出处〗宋·柳永《爪茉莉(秋夜)》摘自www.gyjslw.com
3. 九美图的最后结局
回到家中,唐寅只看到七位夫人,不见大娘娘的身影,不觉心头暗暗担忧。听七位夫人说,大夫人自唐寅走后,每天哭得泪眼模糊,忧心忡忡,怨恨不已,常想做尼姑,置身局外去念南无。唐寅对七位夫人说,自己久离家门,也是出于无奈,其中的甘苦哪里说得尽,自己也知道各位夫人衾寒枕冷,这次回来,少不得要多陪伴衾枕,各诉离情。说完,便去看望大夫人,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向她说了一遍,她心中的怨气才稍稍平息。大夫人见到秋香“濯如新柳纤腰细,袅若柔枝体似酥。新目双弯秋水碧,有威无媚世间无。”这种花容月貌,使大夫人也一见就喜欢,于是也就更加理解了唐寅。接着便安排唐寅与秋香拜堂成亲,让秋花、月香扶持秋香进洞房。并告诉秋花、月香晚上服侍新人,须要留心观察其动静,有一件东西至期应用,第二日说得详细,重重有赏。第二日,大夫人得知秋香是一纯洁女子。从此以后唐寅与九位夫人一享欢乐时光。内容来自飞飞飞.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4.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的意思?
鸳鸯瓦上霜花重生,冰冷的翡翠被里谁与君王同眠?
这句话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
原文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夜。
后宫佳丽叁千人,叁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话译文
唐明皇偏好美色,当上皇帝后多年来一直在寻找美女,却都是一无所获。杨家有个女儿刚刚长大,十分娇艳,养在深闺中,外人不知她美丽绝伦。天生丽质、倾国倾城让她很难埋没世间,果然没多久便成为了唐明皇身边的一个妃嫔。
她回眸一笑时,千姿百态、娇媚横生;六官妃嫔,一个个都黯然失色。春寒料峭时,皇上赐她到华清池沐浴,温润的泉水洗涤着凝脂一般的肌肤。侍女搀扶她,如出水芙蓉软弱娉婷,由此开始得到皇帝恩宠。鬓发如云颜脸似花,头戴着金步摇。温暖的芙蓉帐里,与皇上共度春宵。
情深只恨春宵短,一觉睡到太阳高高升起。君王深恋儿女情温柔乡,从此再也不早朝。承受君欢侍君饮,忙得没有闲暇。春日陪皇上一起出游,晚上夜夜侍寝。后宫中妃嫔不下叁千人,却只有她独享皇帝的恩宠。
金屋中梳妆打扮,夜夜撒娇不离君王;玉楼上酒酣宴罢,醉意更添几许风韵。兄弟姐妹都因她列土封侯,杨家门楣光耀令人羡慕。于是使得天下的父母都改变了心意,变成重女轻男。骊山上华清宫内玉宇琼楼高耸入云,清风过处仙乐飘向四面八方。
轻歌曼舞多合拍,管弦旋律尽传神,君王终日观看,却百看不厌。渔阳叛乱的战鼓震耳欲聋,宫中停奏霓裳羽衣曲。九重宫殿霎时尘土飞扬,君王带着大批臣工美眷向西南逃亡。车队走走停停,从延秋门西出长安才百余里。
六军停滞不前,要求赐死杨玉环。君王无可奈何,只得在马嵬坡下缢杀杨玉环。贵妃头上的饰品,抛撒满地无人收拾。翠翘金雀玉搔头,珍贵头饰一根根。君王欲救不能,掩面而泣,回头看贵妃惨死的场景,血泪止不住地流。
秋风萧索扫落叶,黄土尘埃已消遁,回环曲折穿栈道,车队踏上了剑阁古道。峨眉山下行人稀少,旌旗无色,日月无光。蜀地山清水秀,引得君王相思情。行宫里望月满目凄然,雨夜听曲声声带悲。叛乱平息后,君王重返长安,路过马嵬坡,睹物思人,徘徊不前。
萋萋马嵬坡下,荒凉黄冢中,佳人容颜再不见,唯有坟茔躺山间。君臣相顾,泪湿衣衫,东望京都心伤悲,信马由缰归朝堂。回来一看,池苑依旧,太液池边芙蓉仍在,未央宫中垂柳未改。芙蓉开得像玉环的脸,柳叶儿好似她的眉,此情此景如何不心生悲戚?
春风吹开桃李花,物是人非不胜悲;秋雨滴落梧桐叶,场面寂寞更惨凄。兴庆官和甘露殿,处处萧条,秋草丛生。宫内落叶满台阶,长久不见有人扫。戏子头已雪白,宫女红颜尽褪。晚上宫殿中流萤飞舞,孤灯油尽君王仍难以入睡。
细数迟迟钟鼓声,愈数愈觉夜漫长。遥望耿耿星河天,直到东方吐曙光。鸳鸯瓦上霜花重生,冰冷的翡翠被里谁与君王同眠?阴阳相隔已一年,为何你从未在我梦里来过?临邛道士正客居长安,据说他能以法术招来贵妃魂魄。
君王对贵妃的思念使他深受感动。他接受了皇帝的命令,不敢怠工,孜孜不倦地寻找,八面御风。骑在云端,像闪电一样来来去去,去天堂和地球,寻找天堂和地狱,都没有结果。突然听说仙山周围有一片白云。
玲珑剔透楼台阁,五彩祥云承托起。天仙神女数之不尽,个个风姿绰约。当中有一人字太真,肌肤如雪貌似花,好像就是君王要找的杨贵妃。道士来到金阙西边,叩响玉石雕做的院门轻声呼唤,让小玉叫侍女双成去通报。
他们听见王的使者来了,就从帐棚中被叫醒。穿上衣服,把枕头推开,离开帐篷。一步一步打开屏风,放下珠帘。云彬刚睡醒半根头发,来不及梳妆打扮,便从祭坛上走下来,还斜戴着头饰。
温柔的仙女风吹着微微飘动的衣袖,像霓虹的衣服翩翩起舞,袅袅婷婷。寂寞难过的脸,脸上流着泪,像春天梨花带着雨。
你要定睛看天子,使他切切地感谢王。马嵬坡后长文,二人长脸而听。昭阳寺的婚姻早已分开,蓬莱宫寂寞,时间依然很长。回首俯瞰这个世界,长安已经隐没,只有尘雾。我只能用那些日子的象征来表达我的深情。你可以把它们带到国王那里作为纪念。
金钗留下一股,钿盒留下一半,金钗劈开黄金,钿盒分了宝钿。但愿我们相爱的心,就像黄金宝钿一样忠贞坚硬,天上人间总有机会再见。临别殷勤托方士,寄语君王表情思,语中誓言只有君王与我知。
在七月七日的午夜,没有人在永生殿里。愿它是一只展翅飞翔的小鸟,愿它是地上的一根枝条。即使永远,也总会有终点,但这生与死的恨,却永远不会结束。
扩展资料
《长恨歌》一方面是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和政治题材,另一方面又是一个来自民间的具有悠久传统的人性题材、心理题材。白居易在创作中服从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诗人的个性思想,即传统模式与作者主观能动作用同时并存,这固然是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和人生观是分不开的。
白居易一生跨中晚唐,他的思想以贬官江州司马为界,经历了由积极入世到消极出世两个阶段,实践了他所信奉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人生模式。白居易所谓“独善”的基本内涵是乐天知命、知足保和,并由此而与释、老相通,以随缘任运、委顺自然为应世态度。
在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中,“独善”与“兼济”并行不悖,“施之乃伊吕事业,蓄之则庄老道德”(《君子不器赋》),它们是一个完整人生观的两个侧面。
还在遭贬以前,他努力为云龙、为风鹏,并与元稹大力倡导新乐府运动。也正是因为他年轻时候的胸怀大志,颇有挽唐室于既衰,拯生民于水火的政治气概,才使得他有足够的气魄处理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并以“不惑”来总结唐明皇后半生的政治得失,写就了《长恨歌》。
这样,在他心目中对唐明皇的一分为二,必然要在塑造形象中反映出来。正是因为一往情深的唐明皇同重色轻国的唐明皇是对立统一体,所以,白居易把这个故事写成一个好皇帝的悲剧。好皇帝有所惑,终于造成了自己和百姓的悲哀。
我们从作品中看到的唐明皇性格的塑造已排斥了理想化,乃是另一种理想化的结果。排斥的是封建统治阶级为皇帝们头上加足光圈使其上升为半神的理想化。
而这排斥本身,就包含了城市居民的另一种理想在内,他们从现实生活中皇帝威下降的土壤出发,把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想象为和他们自己一样的普通人,一个有爱欲、有苦恼、有错误、有缺点的人情味十足的痴情皇帝,简直同一般爱情故事中的主人公并无差别!
他们从另一角度把皇帝理想化了,理想化的皇帝应该和百姓一样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神!而白居易从民本思想出发,有条件、并有所扬弃地接受了城市居民的这种对唐明皇的理想化,这样完成了对唐明皇形象的塑造。
诗人被贬江州以后,“独善”与“兼济”的地位才发生了转化,他的精神生活与仕宦生涯逐渐转轨,终于以“独善”消释了“兼济”,在精神自救的过程中,白居易逐渐从关注社会政治转向关注个体生命,对于自由人格的钟爱逐渐超越了对道德人格的执着。内容来自麻豆视传媒短视频:飞飞飞.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5. 衾寒枕冷的典故由来
衾寒枕冷出自宋·柳永《爪茉莉(秋夜)》:“衾寒枕冷,夜迢迢、更无寐。”明·高明《琵琶记》第五出:“摆旦闭奴不虑衾寒枕冷;奴只虑公婆没主一旦冷清清。”本内容来自飞飞飞.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6. 求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赏析
夜雪·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赏析一】 这首五绝作于任江州司马时。是说,夜间忽觉被窝里有点冷,继而看见窗户发亮,原来是下雪了;时时听见竹子被压折的声音,方知雪下得很大。觉衾寒窗明,而知有雪,闻折竹之声,而知雪重,写来曲折有致,构思巧妙,别具一格。就景写景,又景中寓情,“冷”、“夜雪”和“折竹声”,委婉传出诗人被贬后的寂寞冷清之状和无限感慨。 --引自李济洲编著之《全唐诗佳句赏析》 在大自然众多的产儿中,雪可谓得天独厚。她以洁白晶莹的天赋丽质,装点关山的神奇本领,赢得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赞美。在令人目不暇接的咏雪篇章中,白居易这首《夜雪》,显得那么平凡,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是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 这首诗新颖别致,首要在立意不俗。咏雪诗写夜雪的不多,这与雪本身的特点有关。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捉。然而,乐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避开人们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写的手法,全用侧面烘托,从而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 “已讶衾枕冷”,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大,因为生活经验证明: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马上下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这里已感衾冷,可见落雪已多时。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用侧写,句句写人,却处处点出夜雪。 “夜夜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已。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别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全诗诗境平易,浑成熨贴,无一点安排痕迹,也不假纤巧雕琢,这正是白居易诗歌固有的风格。 (张明非) 【赏析二】 白居易也写了不少与雪有关的诗,《夜雪》只是其中的一篇而已,不过虽然篇幅短小,却写得耐人寻味,波折委婉,有一种曲径通幽的效果。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白居易的诗歌多以通俗易懂见长,这首诗也不例外,睡着睡着觉,觉得厚厚的被子不能抵御寒冷的入侵,甚至被冻醒了,不觉感到惊讶,今天夜里这是怎么一回事?忽然间比往日冷了许多?要知道那时的人们是没有天气预报的,所以也不会预先知道天气会发生什么突然的变化。在似睡非睡之际,朦朦胧胧中,睁开眼睛一看,发现竟然连窗户外面也比往常亮了许多,这一切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作者心里当然要琢磨一下,读者也在随着诗歌的思路感到有些迷惑不解。其实在这里作者已经巧妙地把夜里下雪时的特征摆在读者的面前了,一个是气温比平时下降,所以同样的被子盖在身上,却感到阵阵寒意来;一个是光线比平时要亮,因为地面蒙上了厚厚的白雪,自然会起到反射光线的作用。不过,既然是写诗,当然不会把话说透,而是要通过形象思维的方式来表达,所以作者要把这一场大雪用他独有的表达手段呈现在读者眼前。被子冷,是一个有关气温的感受细节,窗户明亮,是一个涉及光线的视觉细节,但由于作者是在屋里睡觉,所以仅仅感到寒冷和明亮,并不能证实就一定是下了一场大雪,而下面两句切入的角度,却准确无误地抓住了只有下雪而且是下大雪才能出现的特殊物象:“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人躺在被窝里,从什么地方判断外面一定是下了一场大雪呢?就是从耳边时时听到大雪压断竹枝的声音,这就完全可以肯定自己“知雪重”的判断是正确的,而且如果是在白天,声音嘈杂,可能就会听不到竹枝被雪压断的细微的声响了,可这种声音在夜深人静之时,听起来却是再清晰不过的了。白居易的这首小诗,避熟就新,完全从感觉、从推理入手,虽然根本就没有看见雪,但他却别具特色,准确无误地写出了他对夜雪的感受。四句诗读下来,每一句都是写的“夜雪”,所以这个题目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参考文献: 行者居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7. 对于冷的诗句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本内容来自麻豆视传媒短视频:飞飞飞.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8. 形容人很冷的成语
饥寒交迫,寒气人,寒风侵肌,嚎寒啼饥,岁暮天寒,
忽冷忽热: 指时而冷静,时而感情冲动,情绪不稳定
冷面寒铁: 比喻公正廉洁,不怕贵的官员。
冷言热语: 犹冷言冷语。
冷水浇头: 冷水从背上浇下来。比喻因突然遭受意外的打击或刺激,思想为之一震或希望为之幻灭。同“冷水浇背”。
清锅冷灶: 见“清灰冷灶”。
闲言冷语: 没有根据的讥刺他人的话。
冷水浇背: 冷水从背上浇下来。比喻因突然遭受意外的打击或刺激,思想为之一震或希望为之幻灭。亦作“冷水浇头”。
玄辞冷语: 玄妙冷隽的言辞。
凄风冷雨: 见“凄风苦雨”。
冷冷清清: 死气沉沉,冷落、凄凉、寂寞。
冷若冰霜: 冷得象冰霜一样。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
横眉冷目: 愤怒、轻蔑的样子。同“横眉冷眼”。内容来自麻豆视传媒短视频:www.gyjslw.com
9. 长夜冷,玉窗冰,梦回江南烟雨中。枕衾寒,复又醒,恍然哀声叹梦空是什么意思
你确实伤害了他,他用真执的爱没有打动你,那份热情开始冰冻,但是对一个人的爱不会说放下就放下的.他是开始逃避,自己慢慢疗伤啊.如果你对他有意,这份感情应该还可以挽回来,如果无意,就不要打扰他,让他去重新寻找真爱吧!’相逢不语正是月伴星时,思忆往昔明朝何处相寻.’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吧!本内容来自飞飞飞.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10.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鸳鸯瓦上霜花重生,冰冷的翡翠被里谁与君王同眠?
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
选段: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译文:
细数迟迟钟鼓声,愈数愈觉夜漫长。遥望耿耿星河天,直到东方吐曙光。
鸳鸯瓦上霜花重生,冰冷的翡翠被里谁与君王同眠?
阴阳相隔已一年,为何你从未在我梦里来过?
扩展资料:
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既不是爱情故事,也不是“表层意蕴”与“深层意蕴”并行的诗歌,更不是感伤时代的诗歌,诗人是要表达的是人寿有限的意识以及对超越它的永恒生命的祈求。
“感伤”也连接着文学传统,从魏晋以来“人的自觉”到晚唐以后绮丽的诗风。魏晋时期的文艺作品呈现出了一种“人的自觉”,具体体现在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与留恋。
《长恨歌》里有对爱情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对盛世的留恋。所以,《长恨歌》对“感伤”主题的执着也是尊重人生命本体的表现。在安史之乱后感伤情绪弥漫整个大历时期,白居易的“感伤”诗是大历诗风的延续,但是又不仅仅是感伤失落,还有对生离死别“变”象的书写。
在贞元、元和以后,唐代士人从苦难的沉沦中清醒过来,走出情绪的雾霾,反思盛世的短暂,白居易的《长恨歌》正是这种感伤情绪的诗意凝结。公益成语:飞飞飞.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11. 长夜冷玉窗冰梦回江南烟雨中枕衾寒复又醒恍然哀生叹梦空冬风伴我醉谁人愿醒只待悄然重入梦再相逢
无它,情来了,失眠了
填首词,抒发情绪而已
并不得解脱
太阴冷,自怜怜他
不如阳光普照
==================
长夜冷
玉窗冰
梦回江南烟雨中
枕衾寒
复又醒
恍然哀声叹梦空
冬风伴我醉
谁人愿醒
只待悄然重入梦
再相逢
==========================
我对一个阳面的:
2002月夜偶得
胸中无锁眉自开
清风明月闲往来
山河大地梦里事
沧海一笑天地白来自公益成语:飞飞飞.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12. 什么冷什么冷的成语有
包含冷的成语 冷字开头的成语 第二个字是冷的成语 第三个字是冷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冷的成语玄辞冷语: 玄妙冷隽的言辞。虚心冷气: 虚:虚假;冷:不热情。心虚胆怯、低三下四的样子。也指虚伪做作,假装殷勤冷牕冻壁: 坐冷板凳: 比喻因不受重视而担任清闲的职务。也比喻长期等候工作或长久地等待接见。枕冷衾寒: 枕被俱冷。形容独眠的孤寂凄凉。艳如桃李,冷若冰霜: 形容女子容貌艳丽而态度严肃。余杯冷炙: 指吃剩下来的酒食。闲曹冷局: 无足轻重的清闲的官署。闲言冷语: 没有根据的讥刺他人的话。心灰意冷: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山寒水冷: 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人情冷暖: 人情:指社会上的人情世故;冷:冷淡;暖:亲热。泛指人情的变化。指在别人得势时就奉承巴结,失势时就不理不睬。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泛指自己经历的事,自己知道甘苦。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泛指自己经历的事,自己知道甘苦。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凄风冷雨: 凄风:寒冷的风;冷雨:冰冷的雨。形容天气恶劣。后用来比喻境遇悲惨凄凉。清锅冷灶: 没吃没喝。常用以形容贫困冷清的景象。同“清灰冷灶”。清灰冷火: 没吃没喝。常用以形容贫困冷清的景象。同“清灰冷灶”。清灰冷灶: 没吃没喝。常用以形容贫困冷清的景象。衾寒枕冷: 衾:被子。被枕俱冷。形容独眠的孤寂凄凉。泼冷水: 比喻挫伤别人的热情或兴致。冷嘲热骂: 尖刻的嘲笑和谩骂。冷血动物: 体温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动物。比喻缺乏感情、对人对事冷漠的人。冷语冰人: 冷语:冷冰冰的话。用冷酷的话伤人。冷眼相待: 用冷淡的态度接待。比喻不欢迎或看不起。冷眼静看: 形容从旁冷静而仔细地观察。冷暖自知: 水的冷暖,只有饮者自己知道。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只有自己知道。冷面寒铁: 比喻公正廉洁,不怕贵的官员。冷锅里爆豆: 比喻本已平息的纠纷,口舌等忽然又发作起来。冷窗冻壁: 形容贫寒。冷灰爆豆: 在冷灰中爆豆。比喻方法不对,白费力气。或比喻事情凭空突然发生。亦作“冷锅中豆爆”。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13. 成语什么寒什么冷
衾寒枕冷qīn hán zhěn lěng [释义] 〖解释〗衾:被子。被枕俱冷。形容独眠的孤寂凄凉。[语出] 〖出处〗宋·柳永《爪茉莉(秋夜)》:“衾寒枕冷,夜迢迢、更无寐。”明·高明《琵琶记》第五出:“[旦]奴不虑衾寒枕冷;奴只虑公婆没主一旦冷清清。”[例句] 〖示例〗却说唐长老师徒四人,歇在陈家。将近天晓,师徒们~。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七回偷寒送暖tōu hán sòng nuǎn [释义] 暗里照顾寒暖。比喻奉承拍马。也比喻对人关切。[语出] 元·无名氏《神奴儿》:“看起来偷寒送暖,都是你这老弟子。”[近义] 问寒问暖[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对人关切问寒问暖wèn hán wèn nuǎn [释义] 形容对别人的生活很关心。[语出] 康濯《我在乡下》:“他短不了上我屋里来拉扯个时事,还常常问寒问暖问吃问住,亲热的不行。”[近义] 关怀备至[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形容对别人的生活很关心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麻豆视传媒短视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post/305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