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字的成语「出榜安民」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出榜安民”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三国演义十九回主要内容、大事已定,出榜安民,尽封府库仓邴!是什么意思??、有没有大埔的端午的习俗、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三国演义十九回主要内容、三国演义 张飞义释严颜 介绍 150字左右有没有大埔的端午的习俗等
目录索引:
1:成语“出榜安民”的词条资料
2:叁国演义十九回主要内容
3:大事已定,出榜安民,尽封府库仓邴!是什么意思??
4:有没有大埔的端午的习俗
5:出自叁国演义的成语
6:出自叁国演义的成语
7:叁国演义十九回主要内容
8:三国演义 张飞义释严颜 介绍 150字左右
成语“出榜安民”的词条资料
成语简拼:CBAM
成语注音:ㄔㄨ ㄅㄤˇ ㄢ ㄇ一ㄣˊ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4回:“收军进高唐州城内,先传下将令,休得伤害百姓。一面出榜安民,秋毫无犯。”本内容来自麻豆视传媒短视频:飞飞飞.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成语解释:榜:官府告示。张贴告示,安抚百姓
成语用法:出榜安民作谓语、定语;用于政府行为。
成语造句:金玉舟《赵匡胤》第40章:“一方面出榜安民,一方面派部下各将,分兵数路,出城打听周保权下落。”
英文翻译:issue a proclamation to reassure the people
成语“出榜安民”的扩展资料
1. 三国演义十九回主要内容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吕布殒命
却说高顺引张辽击关公寨,吕布自击张飞寨,关、张各出迎战,玄德引兵两路接应。吕
布分军从背后杀来,关、张两军皆溃,玄德引数十骑奔回沛城。吕布赶来,玄德急唤城上军
士放下吊桥。吕布随后也到。城上欲待放箭,又恐射了玄德。被吕布乘势杀入城门,把门将
士,抵敌不住,都四散奔避。吕布招军入城。玄德见势已急,到家不及,只得弃了妻小,穿
城而过,走出西门,匹马逃难,吕布赶到玄德家中,糜竺出迎,告布曰:“吾闻大丈夫不废
人之妻子。今与将军争天下者,曹公耳。玄德常念辕门射赖之恩,不敢背将军也。今不得已
而投曹公,惟将军怜之。”布曰:“吾与玄德旧交,岂忍害他妻子。”便令糜竺引玄德妻
小,去徐州安置。布自引军投山东兖州境上,留高顺、张辽守小沛。此时孙乾已逃出城外。
关、张二人亦各自收得些人马,往山中住扎。
且说玄德匹马逃难,正行间,背后一人赶至,视之乃孙乾也。玄德曰:“吾今两弟不知
存亡,妻小失散,为之奈何?”孙乾曰:“不若且投曹操,以图后计。”玄德依言,寻小路
投许都。途次绝粮,尝往村中求食。但到处,闻刘豫州,皆争进饮食。一日,到一家投宿,
其家一少年出拜,问其姓名,乃猎户刘安也。当下刘安闻豫州牧至,欲寻野味供食,一时不
能得,乃杀其妻以食之。玄值曰:“此何肉也?”安曰:“乃狼肉也。”玄德不疑,乃饱食
了一顿,天晚就宿。至晓将去,往后院取马,忽见一妇人杀于厨下,臂上肉已都割去。玄德
惊问,方知昨夜食者,乃其妻之肉也。玄德不胜伤感,洒泪上马。刘安告玄德曰:“本欲相
随使君,因老母在堂,未敢远行。”玄德称谢而别,取路出梁城。忽见尘头蔽日,一彪大军
来到。玄德知是曹操之军,同孙乾径至中军旗下,与曹操相见,具说失沛城、散二弟、陷妻
小之事。操亦为之下泪。又说刘安杀妻为食之事,操乃令孙乾以金百两往赐之。
军行至济北,夏侯渊等迎接入寨,备言兄夏侯□损其一目,卧病未痊。操临卧处视之,
令先回许都调理。一面使人打探吕布现在何处。探马回报云:“吕布与陈宫、臧霸结连泰山
贼寇,共攻兖州诸郡。”操即令曹仁引叁千兵打沛城;操亲提大军,与玄德来战吕布。前至
山东,路近萧关,正遇泰山寇孙观、吴敦、尹礼、昌*领兵叁万余拦住去路。操令许褚迎
战,四将一齐出马。许褚奋力死战,四将抵敌不住,各自败走。操乘势掩杀,追至萧关。探
马飞报吕布。
时布已回徐州,欲同陈登往救小沛,令陈珪守徐州。陈登临行,珪谓之曰:“昔曹公曾
言东方事尽付与汝。今布将败,可便图之。”登曰:“外面之事,儿自为之;倘布败回,父
亲便请糜竺一同守城,休放布入,儿自有脱身之计。”珪曰:“布妻小在此,心腹颇多,为
之奈何?”登曰:“儿亦有计了。”乃入见吕布曰:“徐州四面受敌,操必力攻,我当先思
退步:可将钱粮移于下邳,倘徐州被围,下邳有粮可救。主公盍早为计?”布曰:“元龙之
言甚善。吾当并妻小移去。”遂令宋宪、魏续保护妻小与钱粮移屯下邳;一面自引军与陈登
往救萧关。到半路,登曰:“容某先到关探曹操虚实,主公方可行。”布许之,登乃先到关
上。陈宫等接见。登曰:“温侯深怪公等不肯向前,要来责罚”。宫曰:“今曹兵势大,未
可轻敌。吾等紧守关隘,可劝主公深保沛城,乃为上策。”陈登唯唯。至晚,上关而望,见
曹兵直逼关下,乃乘夜连写叁封书,拴在箭上,射下关去。次日辞了陈宫,飞马来见吕布
曰:“关上孙观等皆欲献关,某已留下陈宫守把,将军可于黄昏时杀去救应。”布曰:“非
公则此关休矣。”便教陈登飞骑先至关,约陈宫为内应,举火为号。登径往报宫曰:“曹兵
已小路到关内,恐徐州有失。公等宜急回。”宫遂引众弃关而走。登就关上放起火来。吕
布乘黑杀至,陈宫军和吕布军在黑暗里自相掩杀。曹兵望见号火,一齐杀到,乘势攻击。孙
观等各自四散逃避去了。吕布直杀到天明,方知是计;急与陈宫回徐州。到得城边叫门时,
城上乱箭射下。糜竺在敌楼上喝曰:“汝夺吾主城池,今当仍还吾主,汝不得复入此城
也。”布大怒曰:“陈珪何在?”竺曰:“吾已杀之矣”。布回顾宫曰:“陈登安在?”宫
曰:“将军尚执迷而问此佞贼乎?”布令遍寻军中,却只不见。宫劝布急投小沛,布从之。
行至半路,只见一彪军骤至,视之,乃高顺、张辽也。布问之,答曰:“陈登来报说主公被
围,令某等急来救解。”宫曰:“此又佞贼之计也。”布怒曰:“吾必杀此贼!”急驱马至
小沛。只见小沛城上尽插曹兵旗号。原来曹操已令曹仁了城池,引军守把。吕布于城下大
骂陈登。登在城上指布骂曰:“吾乃汉臣,安肯事汝反贼耶!”布大怒,正待攻城,忽听背
后喊声大起,一队人马来到,当先一将乃是张飞。高顺出马迎敌,不能取胜。布亲自接战。
正斗间,阵外喊声复起,曹操亲统大军冲杀前来。吕布料难抵敌,引军东走。曹兵随后追
赶。吕布走得人困马乏。忽又闪出一彪军拦住去路,为首一将,立马横刀,大喝:“吕布休
走!关云长在此!”吕布慌忙接战。背后张飞赶来。布无心恋战,与陈宫等杀开条路,径奔
下邳。侯成引兵接应去了。
关、张相见,各洒泪言失散之事。云长曰:“我在海州路上住扎,探得消息,故来至
此。”张飞曰:“弟在芒砀山住了这几时,今日幸得相遇。”两个叙话毕,一同引兵来见玄
德,哭拜于地。玄德悲喜交集,引二人见曹操,便随操入徐州。糜竺接见,具言家无恙,
玄德甚喜。陈珪父子亦来参拜曹操。操设一大宴,犒劳诸将。操自居中,使陈珪居右、玄德
居左。其余将士,各依次坐。宴罢,操嘉陈珪父子之功,加封十县之禄,授登为伏波将军。
且说曹操得了徐州,心中大喜,商议起兵攻下邳。程昱曰:“布今止有下邳一城,若逼之太
急,必死战而投袁术矣。布与术合,其势难攻。今可使能事者守住淮南径路,内防吕布,外
当袁术。况今山东尚有臧霸、孙观之徒未曾归顺,防之亦不可忽也。”操曰:“吾自当山东
诸路。其淮南径路,请玄德当之。”玄德曰:“丞相将令,安敢有违。”次日,玄德留糜
竺、简雍在徐州,带孙乾、关、张引军住守淮南径路。曹操自引兵攻下邳。且说吕布在下
邳,自恃粮食足备,且有泗水之险,安心坐守,可保无虞。陈宫曰:“今操兵方来,可乘其
寨栅未定,以逸击劳,无不胜者。”布曰:“吾方屡败,不可轻出。待其来攻而后击之,皆
落泗水矣。”遂不听陈宫之言。过数日,曹兵下寨已定。操统众将至城下,大叫吕布答话,
布上城而立,操谓布曰:“闻奉先又欲结婚袁术,吾故领兵至此。夫术有反逆大罪,而公有
讨董卓之功,今何自弃其前功而从逆贼耶?倘城池一破,悔之晚矣!若早来降,共扶王室,
当不失封侯之位。”布曰:“丞相且退,尚容商议。”陈宫在布侧大骂曹操奸贼,一箭射中
其麾盖。操指宫恨曰:“吾誓杀汝!”遂引兵攻城。宫谓布曰:“曹操远来,势不能久。将
军可以步骑出屯于外,宫将余众闭守于内;操若攻将军,宫引兵击其背;若来攻城,将军为
救于后;不过旬日,操军食尽,可一鼓而破;此乃掎角之势也。”布曰:“公言极是。”遂
归府收拾戎装。时方冬寒,分付从人多带绵衣,布妻严氏闻之,出问曰:“君欲何往?”布
告以陈宫之谋。严氏曰:“君委全城,捐妻子,孤军远出,倘一旦有变,妾岂得为将军之妻
乎?”布踌躇未决,叁日不出。宫入见曰:“操军四面围城,若不早出,必受其困。”布
曰:“吾思远出不如坚守。”宫曰:“近闻操军粮少,遣人往许都去取,早晚将至。将军可
引精兵往断其粮道。此计大妙。”布然其言,复入内对严氏说知此事。严氏泣曰:“将军若
出,陈宫、高顺安能坚守城池?倘有差失,悔无及矣!妾昔在长安,已为将军所弃,幸赖庞
舒私藏妾身,再得与将军相聚;孰知今又弃妾而去乎?将军前程万里,请勿以妾为念!”言
罢痛哭。布闻言愁闷不决,入告貂蝉。貂蝉曰:“将军与妾作主,勿轻身自出。”布曰:
“汝无忧虑。吾有画戟、赤兔马,谁敢近我!”乃出谓陈宫曰:“操军粮至者,诈也。操多
诡计,吾未敢动。”宫出,叹曰:“吾等死无葬身之地矣!”布于是终日不出,只同严氏、
貂蝉饮酒解闷。
谋士许汜、王楷入见布,进计曰:今袁术在淮南,声势大振。将军旧曾与彼约婚,今何
不仍求之?彼兵若至,内外夹攻,操不难破也。布从其计,即日修书,就着二人前去。许汜
曰:“须得一军引路冲出方好。”布令张辽、郝萌两个引兵一千,送出隘口。是夜二更,张
辽在前,郝萌在后,保着许汜、王楷杀出城去。抹过玄德寨,众将追赶不及,已出隘口。郝
萌将五百人,跟许汜、王楷而去。张辽引一半军回来,到隘口时,云长拦住。未及交锋,高
顺引兵出城救应,接入城中去了。且说许汜、王楷至寿春,拜见袁术,呈上书信。术曰:
“前者杀吾使命,赖我婚姻!今又来相问,何也?”汜曰:“此为曹操奸计所误,愿明上详
之。”术曰:“汝主不因曹兵困急,岂肯以女许我?”楷曰:“明上今不相救,恐唇亡齿
寒,亦非明上之福也。”术曰:“奉先反复无信,可先送女,然后发兵。”许汜、王楷只得
拜辞,和郝萌回来。到玄德寨边,汜曰:“日间不可过。夜半吾二人先行,郝将军断后。”
商量停当。夜过玄德寨,许汜、王楷先过去了。郝萌正行之次,张飞出寨拦路。郝萌交马只
一合,被张飞生擒过去,五百人马尽被杀散。张飞解郝萌来见玄德,玄德押往大寨见曹操。
郝萌备说求救许婚一事。操大怒,斩郝萌于军门,使人传谕各寨,小心防守:如有走透吕布
及彼军士者,依军法处治。各寨悚然。玄德回营,分付关、张曰:“我等正当淮南冲要之
处。二弟切宜小心在意,勿犯曹公军令。”飞曰:“捉了一员贼将,操不见有甚褒赏,却反
来諕吓,何也?”玄德曰:“非也。曹操统领多军,不以军令,何能服人?弟勿犯之。”
关、张应诺而退。
却说许汜、王楷回见吕布,具言袁术先欲得妇,然后起兵救援。布曰:“如何送去?”
汜曰:“今郝萌被获,操必知我情,预作准备。若非将军亲自护送,谁能突出重围?”布
曰:“今日便送去,如何?”汜曰:“今日乃凶神值日,不可去。明日大利,宜用戌、亥
时。”布命张辽、高顺:“引叁千军马,安排小车一辆;我亲送至二百里外,却使你两个送
去。”次夜二更时分,吕布将女以绵缠身,用甲包裹,负于背上,提戟上马。放开城门,布
当先出城,张辽、高顺跟着。将次到玄德寨前,一声鼓响,关、张二人拦住去路,大叫:休
走!”布无心恋战,只顾夺路而行。玄德自引一军杀来,两军混战。吕布虽勇,终是缚一女
在身上,只恐有伤,不敢冲突重围。后面徐晃、许褚皆杀来,众军皆大叫曰:“不要走了吕
布!”布见军来太急,只得仍退入城。玄德收军,徐晃等各归寨,端的不曾走透一个。吕布
回到城中,心中忧闷,只是饮酒。
却说曹操攻城,两月不下。忽报:“河内太守张杨出兵东市,欲救吕布;部将杨丑杀
之,欲将头献丞相,却被张杨心腹将眭固所杀,反投犬城去了。”操闻报,即遣史涣追斩眭
固。因聚众将曰:“张杨虽幸自灭,然北有袁绍之忧,东有表、绣之患,下邳久围不克,吾
欲舍布还都,暂且息战,何如?”荀攸急止曰:“不可。吕布屡败,锐气已堕,军以将为
主,将衰则军无战心。彼陈宫虽有谋而迟。今布之气未复,宫之谋未定,作速攻之,布可擒
也。”郭嘉曰:“某有一计,下邳城可立破,胜于二十万师。”荀□曰:“莫非决沂、泗之
水乎?”嘉笑曰:“正是此意。”操大喜,即令军士决两河之水。曹兵皆居高原。坐视水淹
下邳。下邳一城,只剩得东门无水;其余各门,都被水淹。众军飞报吕布。布曰:“吾有赤
兔马,渡水如平地,又何惧哉!”乃日与妻妾痛饮美酒,因酒色过伤,形容销减;一日取镜
自照,惊曰:“吾被酒色伤矣!自今日始,当戒之。”遂下令城中,但有饮酒者皆斩。
却说侯成有马十五匹,被后槽人盗去,欲献与玄德。侯成知觉,追杀后槽人,将马夺
回;诸将与侯成作贺。侯成酿得五六斛酒,欲与诸将会饮,恐吕布见罪,乃先以酒五瓶诣布
府,禀曰:“托将军虎威,追得失马。众将皆来作贺。酿得些酒,未敢擅饮,特先奉上微
意。”布大怒曰:“吾方禁酒,汝却酿酒会饮,莫非同谋伐我乎!”命推出斩之。宋宪、魏
续等诸将俱入告饶。”布曰:“故犯吾令,理合斩首。今看众将面,且打一百!”众将又哀
告,打了五十背花,然后放归。众将无不丧气。宋宪、魏续至侯成家来探视,侯成泣曰:
“非公等则吾死矣!”宪曰:“布只恋妻子,视吾等如草芥。”续曰:“军围城下,水绕壕
边,吾等死无日矣!”宪曰:“布无仁无义,我等弃之而走,何如?”续曰:“非丈夫也。
不若擒布献曹公。”侯成曰:“我因追马受责,而布所倚恃者,赤兔马也。汝二人果能献门
擒布,吾当先盗马去见曹公。”叁人商议定了。是夜侯成暗至马院,盗了那匹赤兔马,飞奔
东门来。魏续便开门放出,却佯作追赶之状。侯成到曹操寨,献上马匹,备言宋宪、魏续插
白旗为号,准备献门。曹操闻此信,便押榜数十张射入城去。其榜曰:“大将军曹,特奉明
诏,征伐吕布。如有抗拒大军者,破城之日,满门诛戮。上至将校,下至庶民,有能擒吕布
来献,或献其首级者,重加官赏。为此榜谕,各宜知悉。”次日平明,城外喊声震地。吕布
大惊,提戟上城,各门点视,责骂魏续走透侯成,失了战马,欲待治罪。城下曹兵望见城上
白旗,竭力攻城,布只得亲自抵敌。从平明直打到日中,曹兵稍退。布少憩门楼,不觉睡着
在椅上。宋宪赶退左右,先盗其画戟,便与魏续一齐动手,将吕布绳缠索绑,紧紧缚住。布
从睡梦中惊醒,急唤左右,却都被二人杀散,把白旗一招,曹兵齐至城下。魏续大叫:“已
生擒吕布矣!”夏侯渊尚未信。宋宪在城上掷下吕布画戟来,大开城门,曹兵一拥而入。高
顺、张辽在西门,水围难出,为曹兵所擒。陈宫奔至南门,为徐晃所获。
曹操入城,即传令退了所决之水,出榜安民;一面与玄德同坐白门楼上。关、张侍立于
侧,提过擒获一干人来。吕布虽然长大,却被绳索捆作一团,布叫曰:“缚太急,乞缓
之!”操曰:“缚虎不得不急。”布见侯成、魏续、宋宪皆立于侧,乃谓之曰:“我待诸将
不薄,汝等何忍背反?”宪曰:“听妻妾言,不听将计,何谓不薄?”布默然。须臾,众拥
高顺至。操问曰:“汝有何言?”顺不答。操怒命斩之。徐晃解陈宫至。操曰:“公台别来
无恙!”宫曰:“汝心术不正,吾故弃汝!”操曰:“吾心不正,公又奈何独事吕布?”宫
曰:“布虽无谋,不似你诡诈奸险。”操曰:“公自谓足智多谋,今竟何如?”宫顾吕布
曰:“恨此人不从吾言!若从吾言,未必被擒也。”操曰:“今日之事当如何?”宫大声
曰:“今日有死而已!”操曰:“公如是,奈公之老母妻子何?”宫曰:“吾闻以孝治天下
者,不害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老母妻子之存亡,亦在于明公耳。吾身既
被擒,请即就戮,并无挂念。”操有留恋之意。宫径步下楼,左右牵之不住。操起身泣而送
之。宫并不回顾。操谓从者曰:“即送公台老母妻子回许都养老。怠慢者斩。”宫闻言,亦
不开口,伸颈就刑。众皆下泪。操以棺椁盛其尸,葬于许都。后人有诗叹之曰:“生死无二
志,丈夫何壮哉!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辅主真堪敬,辞亲实可哀。白门身死日,谁肯
似公台!”
方操送宫下楼时,布告玄德曰:“公为坐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
玄德点头。及操上楼来,布叫曰:“明公所患,不过于布;布今已服矣。公为大将,布副
之,天下不难定也。”操回顾玄德曰!“何如?”玄德答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
乎?”布目视玄德曰:“是儿最无信者!”操令牵下楼缢之。布回顾玄德曰:“大耳儿!不
记辕门射戟时耶?”忽一人大叫曰:“吕布匹夫!死则死耳,何惧之有!”众视之,乃刀斧
手拥张辽至。操令将吕布缢死,然后枭首。后人有诗叹曰:“洪水滔滔淹下邳,当年吕布受
擒时:空余赤兔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缚虎望宽今太懦,养鹰休饱昔无疑。恋妻不纳陈
宫谏,枉骂无恩大耳儿。”又有诗论玄德曰:“伤人饿虎缚体宽,董卓丁原血未干。玄德既
知能啖父,争如留取害曹瞒?”却说武士拥张辽至。操指辽曰:“这人好生面善。”辽曰:
“濮阳城中曾相遇,如何忘却?”操笑曰:“你原来也记得!”辽曰:“只是可惜!”操
曰:“可惜甚的?”辽曰:“可惜当日火不大,不曾烧死你这国贼!”操大怒曰:“败将安
敢辱吾!”拔剑在手,亲自来杀张辽。辽全无惧色,引颈待杀。曹操背后一人攀住臂膊,一
人跪于面前,说道:“丞相且莫动手!”正是:乞哀吕布无人救,骂贼张辽反得生。毕竟救
张辽的是谁,且听下文分解。来自麻豆视传媒短视频:飞飞飞.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2. 大事已定,出榜安民,尽封府库仓邴!是什么意思??
首先这段文字的前文应该是有场战事,比如平定内乱,攻城,造反等等。然后接到这句话:在战争平定之后,官府贴出榜文来安定百姓,重新清点回收城里库房的粮食、金银辎重。麻豆视传媒短视频:飞飞飞.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3. 有没有大埔的端午的习俗
农历五月五日端阳节,客家人户户门首和窗牖,都插上桃枝、蒲艾等青枝。据老人们说插青可以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保平安。这种风俗起源于唐末,是纪念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
人们传诵着这样一个故事:
黄巢青年时期很有抱负,想跻身仕途,改革弊政,为民效命。曾题菊花诗:’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以言志抒怀。
不料,仕途险阻,考进士落第,一腔义愤再题菊花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字里行间豪气逼人,透出领袖人物的勃勃雄心。因此,朝廷说他的诗是反诗,图谋不轨,将他画影图形到处缉拿。
黄巢被逼得走投无路,于唐僖宗乾符二年(875)率众响应王仙芝发动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乾符五年(879)王仙芝战死后,农民军由黄巢做领袖,民间称’黄巢作反’。
黄巢的义军,所到之处都宣布唐王朝的罪状,严惩贪官污吏, 救济贫苦民众,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经过十六年征战,于880年攻克京城长安,建立了大齐政,此是题外话。
黄巢为了确保义军官兵的家和管辖区域的群众能正常生产生活,平安度日,曾暗传号令:户户插青作为记认,有记认者,就要受到保护。
878—879年,义军进入福建、广东、客家地区,攻城略地。逃避战祸的平民,填街塞道。一位年约三十的妇女,手里牵着个六七岁的男孩,背上背的孩子却有十余岁,凑巧经过黄巢骑的战马旁。黄巢见她牵小背大,悖乎情理,觉得好奇,于是下马询问原委。那妇人不认识黄巢,平时只听过官军说他有隔山摇剑取人首级之绝技, 是个杀人魔王。面前这个军官模样的人却很和气,于是妇人答道: ’启禀将军,听说黄巢造反,要杀尽城中百姓。小妇人的郎伯(即丈夫的哥哥)因战乱而死,嫂嫂失散,下落不明。我背着的就是他们的骨血,护着他是要为哥嫂留下根苗。而这个牵着的小孩是小妇人自己所出,倘有万一我还可再生。故此,做出牵小背大,反乎常理
之事。还请将军见怜。’
黄巢闻言,深受感动,非但不怒,反而宽慰妇人:’义军造反, 只反官府反朝廷,不杀百姓。你切勿相信谣言。我就是黄巢,你看像官军所说的’魔王’吗?请大嫂记住,找到了落脚的地方,就在门首或窗户边插上青枝做个记号,自会得到义军的保护,断无侵扰杀戮之虞。’
这位妇人离开黄巢后,在逃亡的路上逢人便说,把这个秘密告诉了无数的避乱者。
五月,端午节这天,义军攻破了城池,出榜安民号令军士加强巡逻,保护城内外百姓。巡逻中,军士们发现,城内外百姓家家户户门首及窗户都插着桃枝、艾条等青色记号,城外山野人家甚至有挂一段野葛藤于门首的。在义军的保护下,生产生活秩序很快得到了恢复。
之后,黄巢起义军在南征过程,所到州县都能看到插着青枝绿叶记号的百姓之家。百姓见义军到来,便自愿杀羊担酒犒赏义军。
经过一千余年的历史演变,端午节插青成了南方客家人的风俗。人们只知插青可以避邪驱祟保平安,却很少有人知道该风俗的起源。 大埔客家渊源丛书本内容来自麻豆视传媒短视频:www.gyjslw.com
4.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懊悔无及〗 成语典故: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于是即令人往探之,果是虚营,只插着数十面旌旗,兵已去了二日也。曹真懊悔无及。”〖傲睨得志〗 成语典故: 原来曹操自破马超回,傲睨得志,每日饮宴,无事少出,国政皆在相府商议。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昂然而入〗 成语典故: 须臾,李恢昂然而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5回〖昂然直入〗 成语典故: 何进昂然直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安身之处〗 成语典故: 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得荆州为安身之地。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回〖安身之地〗 成语典故: 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0回〖傲贤慢士〗 成语典故: 何期逆贼恣逞奸雄,傲贤慢士,故特来见明公。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步步为营〗 成语典故: 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1回〖败兵折将〗 成语典故: 袁本初败兵折将。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6回〖不测风云〗 成语典故: 孔明笑曰:‘天有不测风云’,人又岂能料乎?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回“李定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你怎么就保得无事?’”〖半筹莫展〗 成语典故: 周瑜虽能用计,岂能出诸葛亮之料乎?略用小谋,使周瑜半筹不展。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不成体统〗 成语典故: 刻印不及,以锥画之,全不成体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三回〖不此之图〗 成语典故: 不此之图,而伐荆州,荆州丰乐之地,国和民顺,未可动摇。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2回〖不次之图〗 成语典故: 以明公之威,击疲惫之众,如迅风之扫秋叶也。不此之图,而伐荆州;荆州丰乐之地,国和民顺,未可动摇。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宝刀不老〗 成语典故: 张郃出马,见了黄忠,笑曰:‘你许大年纪,犹不识羞,尚欲出阵耶?’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0回〖步罡踏斗〗 成语典故: [孔明]日则计议军机,夜则步罡踏斗。 《三国演义》第一○三回〖兵精粮足〗 成语典故: 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不可造次〗 成语典故: 此事当深虑远议,不可造次。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五回〖兵疲意阻〗 成语典故: 诸公不知兵法,备乃世之枭雄,更多智谋,其兵始集,法度精,今守之久矣,不得我便,兵疲意阻,取之正在今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病势尪羸〗 成语典故: 此正如病势尪羸已极之时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不世之略〗 成语典故: 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四回〖避凶就吉〗 成语典故: 主公宜避凶就吉,不可轻举妄动。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6回〖避嫌守义〗 成语典故: 今主公避嫌守义,恐失众人之望。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3回〖把薪助火〗 成语典故: 今求军马钱粮,切不可与。如若相助,是把薪助火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饱学之士〗 成语典故: 公等皆饱学之士,登此高台,可不进佳章以纪一时胜事乎?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拨云雾见青天〗 成语典故: 今遇明主,如拨云雾而见青天!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不置褒贬〗 成语典故: 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一‘活’字而去。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别作良图〗 成语典故: 愿陛下纳秦宓金石之言,以养士卒之力,别作良图,则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出榜安民〗 成语典故: 请后主还宫,出榜安民,交割仓库。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八回〖赤膊上阵〗 成语典故: 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才薄智浅〗 成语典故: 某才薄智浅,不称其职。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踌躇不定〗 成语典故: 操欲立后嗣,踌躇不定。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踌躇不决〗 成语典故: 四人争论未定,绍踌躇不决。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草船借箭〗 成语典故: 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6回回目〖尺寸可取〗 成语典故: 仆虽一介书生,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3回〖初出茅庐〗 成语典故: 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唇齿之戏〗 成语典故: 足下深知安邦定国之道,何在唇齿之戏哉!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六回〖乘其不备〗 成语典故: 我乘其不备而更追之,故能胜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八回〖赤身裸体〗 成语典故: 耀武扬威,辱骂不绝;多有解衣卸甲,赤身裸体,或谁或坐。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4回〖赤身露体〗 成语典故: 吴班引兵到关前搦战,耀武扬威,辱骂不绝,多有解衣卸甲,赤身裸体,或睡或坐。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初生之犊不惧虎〗 成语典故: 俗云:‘初生之犊不惧虎。’父亲纵然斩了此人,只是西羌一小卒耳;倘有疏虞,非所以重伯父之托也。 《三国演义》第七四回〖才疏智浅〗 成语典故: 愚才疏智浅,恐不堪当此任。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尘头大起〗 成语典故: 山后尘头大起,必有伏兵。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0回〖赤体上阵〗 成语典故: 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9回〖才望兼隆〗 成语典故: 今卿亦须荐一才望高隆者,代卿为妙。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残贤害善〗 成语典故: 而操遂承资跋扈,恣行凶忒,割剥元元,残贤害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2回〖村野匹夫〗 成语典故: 马超曰:‘吾家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5回〖东冲西突〗 成语典故: 曹操见云东冲西突,所向无前……奋然大怒,自领左右将士来赶赵云。 《三国演义》第七一回〖得而复失〗 成语典故: 孔明变色曰:‘是何言也!得而复失,与不得同。公以此贺我,实足使我愧赧耳!’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大获全胜〗 成语典故: 玄德大获全胜,引军入樊城,县令刘泌出现。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大吉大利〗 成语典故: 孔明曰:‘来意亮已知道了。适间卜《易》,得一大吉大利之兆。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大计小用〗 成语典故: 孔明连夜驱兵,真出祁山前下寨,收住军兵,重赏姜维。维曰:‘某恨不得杀曹真也!’孔明亦曰:‘可惜大计小用矣。’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丁宁告戒〗 成语典故: 吾累次丁宁告戒:街亭是吾根本。汝以全家之命,领此重任。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6回〖刀枪剑戟〗 成语典故: 却教帐中排开七重刽子手,刀枪剑戟,灿若霜雪。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大仁大义〗 成语典故: 日行十里,不思进取江陵,甘与同败,此也大仁大义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4回〖胆丧心惊〗 成语典故: 袁绍父子胆丧心惊,奔入旧寨。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低头丧气〗 成语典故: 严畯低头丧气而不能对。 《三国演义》第四三回〖等闲人物〗 成语典故: 操还营自思:‘孙非等闲人物……’于是有退兵之意。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1回〖等闲视之〗 成语典故: 汝勿以等闲视之,失吾大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等闲之辈〗 成语典故: 魏有邓艾,足智多谋,非等闲之辈。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等闲之人〗 成语典故: 魏有邓艾,足智多谋,非等闲之辈。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五回〖大雨滂沱〗 成语典故: 行了数日,忽值大雨滂沱,行装尽湿。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8回〖大言欺人〗 成语典故: 军败于当阳,詈穷于夏口,亘亘求救于人而犹言不惧,此真大言欺人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地远山险〗 成语典故: 愚有片言,望丞相察之,南蛮恃其地远山险,不服久矣,虽今日破,明日复叛。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蠹政病民〗 成语典故: 时皓〔孙皓〕居武昌,扬州百姓溯流供给,甚苦之;又奢侈无度,公私匮乏。陆凯上疏谏曰:‘……又左右皆非其人,群党相挟,害忠隐贤,此皆蠹政病民者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抵足而眠〗 成语典故: 瑜曰:‘久不与子翼同榻,今宵抵足而眠。’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抵足而卧〗 成语典故: 一日,众官皆散,(孙)留鲁肃共饮,至晚同榻抵足而卧。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灯烛辉煌〗 成语典故: 军士引阚泽至,只见帐上灯烛辉煌,曹操凭几危坐。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大展经纶〗 成语典故: 先取荆州后取川,大展经纶补天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独坐穷山,引虎自卫〗 成语典故: 此所谓独坐穷山,引虎自卫者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3回〖恩荣并济〗 成语典故: 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道,于斯著矣。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恩怨分明〗 成语典故: 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回〖反败为胜〗 成语典故: 将军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坚垒,任谤任劳,使反败为胜,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6回〖法不徇情〗 成语典故: 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法不徇情,尔直深戒。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纷纷穰穰〗 成语典故: 孔明端坐于帐上,只见蛮兵纷纷穰穰,解到无数。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7回〖反覆无常〗 成语典故: 操曰:‘袁谭小子,反覆无常,吾难准信。’ 《三国演义》第三三回〖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成语典故: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第一回〖封金挂印〗 成语典故: [曹操]因谓张辽曰:‘云长封金挂印,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此等人吾深敬之。’ 《三国演义》第二七回〖反客为主〗 成语典故: 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凤毛鸡胆〗 成语典故: 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繁礼多仪〗 成语典故: 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兵虽盛,不足惧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八回〖费力劳心〗 成语典故: 吾为汝御敌,费力劳心。汝今积财吝赏,何以使士卒效命乎?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2回〖放龙入海〗 成语典故: 此放龙入海,纵虎归山也,后欲治之,其可得乎?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1回〖逢山开路,遇水叠桥〗 成语典故: 军旅逢山开路,遇水叠桥,岂有泥泞不堪行之理!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0回〖奋武扬威〗 成语典故: [姜维]奋武扬威,杀入魏军之中,左冲右突,魏兵大乱。 《三国演义》第一一○回〖拂袖而起〗 成语典故: 操先见张松人物猥琐,五分不喜;又闻语言冲撞,遂拂袖而起,转入后堂。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放鱼入海〗 成语典故: 今刘备釜中之鱼,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时擒捉,如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矣。 《三国演义》第四二回〖滚鞍下马〗 成语典故: 良久,见一员小将,白袍银铠,滚鞍下马。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各霸一方〗 成语典故: 方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各霸一方。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3回〖骨颤肉惊〗 成语典故: 却说王甫在麦城中,骨颤肉惊,乃问周仓曰:‘昨夜梦见主公深奥血污……不知主何吉凶?’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盖地而来〗 成语典故: 汉军大败,后面漫山塞野,黄巾盖地而来,旗上大写‘天公将军’。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割恩断义〗 成语典故: 自桃园缔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违,割恩断义?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股肱心腹〗 成语典故: 先生乃吾之股肱心腹,倘有疏虞,如之奈何?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5回〖葛巾布袍〗 成语典故: 干葛巾布袍,驾一只小舟,径到周瑜寨中。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国家大计〗 成语典故: 于禁等被水所淹,非战之故;于国家大计,本无所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5回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5.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懊悔无及〗 成语典故: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于是即令人往探之,果是虚营,只插着数十面旌旗,兵已去了二日也。曹真懊悔无及。”〖傲睨得志〗 成语典故: 原来曹操自破马超回,傲睨得志,每日饮宴,无事少出,国政皆在相府商议。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昂然而入〗 成语典故: 须臾,李恢昂然而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5回〖昂然直入〗 成语典故: 何进昂然直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安身之处〗 成语典故: 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得荆州为安身之地。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回〖安身之地〗 成语典故: 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0回〖傲贤慢士〗 成语典故: 何期逆贼恣逞奸雄,傲贤慢士,故特来见明公。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步步为营〗 成语典故: 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1回〖败兵折将〗 成语典故: 袁本初败兵折将。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6回〖不测风云〗 成语典故: 孔明笑曰:‘天有不测风云’,人又岂能料乎?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回“李定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你怎么就保得无事?’”〖半筹莫展〗 成语典故: 周瑜虽能用计,岂能出诸葛亮之料乎?略用小谋,使周瑜半筹不展。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不成体统〗 成语典故: 刻印不及,以锥画之,全不成体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三回〖不此之图〗 成语典故: 不此之图,而伐荆州,荆州丰乐之地,国和民顺,未可动摇。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2回〖不次之图〗 成语典故: 以明公之威,击疲惫之众,如迅风之扫秋叶也。不此之图,而伐荆州;荆州丰乐之地,国和民顺,未可动摇。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宝刀不老〗 成语典故: 张郃出马,见了黄忠,笑曰:‘你许大年纪,犹不识羞,尚欲出阵耶?’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0回〖步罡踏斗〗 成语典故: [孔明]日则计议军机,夜则步罡踏斗。 《三国演义》第一○三回〖兵精粮足〗 成语典故: 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不可造次〗 成语典故: 此事当深虑远议,不可造次。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五回〖兵疲意阻〗 成语典故: 诸公不知兵法,备乃世之枭雄,更多智谋,其兵始集,法度精,今守之久矣,不得我便,兵疲意阻,取之正在今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病势尪羸〗 成语典故: 此正如病势尪羸已极之时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不世之略〗 成语典故: 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四回〖避凶就吉〗 成语典故: 主公宜避凶就吉,不可轻举妄动。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6回〖避嫌守义〗 成语典故: 今主公避嫌守义,恐失众人之望。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3回〖把薪助火〗 成语典故: 今求军马钱粮,切不可与。如若相助,是把薪助火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饱学之士〗 成语典故: 公等皆饱学之士,登此高台,可不进佳章以纪一时胜事乎?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拨云雾见青天〗 成语典故: 今遇明主,如拨云雾而见青天!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不置褒贬〗 成语典故: 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一‘活’字而去。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别作良图〗 成语典故: 愿陛下纳秦宓金石之言,以养士卒之力,别作良图,则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出榜安民〗 成语典故: 请后主还宫,出榜安民,交割仓库。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八回〖赤膊上阵〗 成语典故: 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才薄智浅〗 成语典故: 某才薄智浅,不称其职。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踌躇不定〗 成语典故: 操欲立后嗣,踌躇不定。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踌躇不决〗 成语典故: 四人争论未定,绍踌躇不决。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草船借箭〗 成语典故: 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6回回目〖尺寸可取〗 成语典故: 仆虽一介书生,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3回〖初出茅庐〗 成语典故: 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唇齿之戏〗 成语典故: 足下深知安邦定国之道,何在唇齿之戏哉!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六回〖乘其不备〗 成语典故: 我乘其不备而更追之,故能胜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八回〖赤身裸体〗 成语典故: 耀武扬威,辱骂不绝;多有解衣卸甲,赤身裸体,或谁或坐。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4回〖赤身露体〗 成语典故: 吴班引兵到关前搦战,耀武扬威,辱骂不绝,多有解衣卸甲,赤身裸体,或睡或坐。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初生之犊不惧虎〗 成语典故: 俗云:‘初生之犊不惧虎。’父亲纵然斩了此人,只是西羌一小卒耳;倘有疏虞,非所以重伯父之托也。 《三国演义》第七四回〖才疏智浅〗 成语典故: 愚才疏智浅,恐不堪当此任。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尘头大起〗 成语典故: 山后尘头大起,必有伏兵。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0回〖赤体上阵〗 成语典故: 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9回〖才望兼隆〗 成语典故: 今卿亦须荐一才望高隆者,代卿为妙。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残贤害善〗 成语典故: 而操遂承资跋扈,恣行凶忒,割剥元元,残贤害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2回〖村野匹夫〗 成语典故: 马超曰:‘吾家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5回〖东冲西突〗 成语典故: 曹操见云东冲西突,所向无前……奋然大怒,自领左右将士来赶赵云。 《三国演义》第七一回〖得而复失〗 成语典故: 孔明变色曰:‘是何言也!得而复失,与不得同。公以此贺我,实足使我愧赧耳!’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大获全胜〗 成语典故: 玄德大获全胜,引军入樊城,县令刘泌出现。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大吉大利〗 成语典故: 孔明曰:‘来意亮已知道了。适间卜《易》,得一大吉大利之兆。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大计小用〗 成语典故: 孔明连夜驱兵,真出祁山前下寨,收住军兵,重赏姜维。维曰:‘某恨不得杀曹真也!’孔明亦曰:‘可惜大计小用矣。’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丁宁告戒〗 成语典故: 吾累次丁宁告戒:街亭是吾根本。汝以全家之命,领此重任。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6回〖刀枪剑戟〗 成语典故: 却教帐中排开七重刽子手,刀枪剑戟,灿若霜雪。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大仁大义〗 成语典故: 日行十里,不思进取江陵,甘与同败,此也大仁大义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4回〖胆丧心惊〗 成语典故: 袁绍父子胆丧心惊,奔入旧寨。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低头丧气〗 成语典故: 严畯低头丧气而不能对。 《三国演义》第四三回〖等闲人物〗 成语典故: 操还营自思:‘孙非等闲人物……’于是有退兵之意。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1回〖等闲视之〗 成语典故: 汝勿以等闲视之,失吾大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等闲之辈〗 成语典故: 魏有邓艾,足智多谋,非等闲之辈。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等闲之人〗 成语典故: 魏有邓艾,足智多谋,非等闲之辈。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五回〖大雨滂沱〗 成语典故: 行了数日,忽值大雨滂沱,行装尽湿。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8回〖大言欺人〗 成语典故: 军败于当阳,詈穷于夏口,亘亘求救于人而犹言不惧,此真大言欺人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地远山险〗 成语典故: 愚有片言,望丞相察之,南蛮恃其地远山险,不服久矣,虽今日破,明日复叛。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蠹政病民〗 成语典故: 时皓〔孙皓〕居武昌,扬州百姓溯流供给,甚苦之;又奢侈无度,公私匮乏。陆凯上疏谏曰:‘……又左右皆非其人,群党相挟,害忠隐贤,此皆蠹政病民者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抵足而眠〗 成语典故: 瑜曰:‘久不与子翼同榻,今宵抵足而眠。’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抵足而卧〗 成语典故: 一日,众官皆散,(孙)留鲁肃共饮,至晚同榻抵足而卧。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灯烛辉煌〗 成语典故: 军士引阚泽至,只见帐上灯烛辉煌,曹操凭几危坐。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大展经纶〗 成语典故: 先取荆州后取川,大展经纶补天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独坐穷山,引虎自卫〗 成语典故: 此所谓独坐穷山,引虎自卫者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3回〖恩荣并济〗 成语典故: 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道,于斯著矣。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恩怨分明〗 成语典故: 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回〖反败为胜〗 成语典故: 将军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坚垒,任谤任劳,使反败为胜,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6回〖法不徇情〗 成语典故: 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法不徇情,尔直深戒。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纷纷穰穰〗 成语典故: 孔明端坐于帐上,只见蛮兵纷纷穰穰,解到无数。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7回〖反覆无常〗 成语典故: 操曰:‘袁谭小子,反覆无常,吾难准信。’ 《三国演义》第三三回〖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成语典故: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第一回〖封金挂印〗 成语典故: [曹操]因谓张辽曰:‘云长封金挂印,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此等人吾深敬之。’ 《三国演义》第二七回〖反客为主〗 成语典故: 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凤毛鸡胆〗 成语典故: 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繁礼多仪〗 成语典故: 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兵虽盛,不足惧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八回〖费力劳心〗 成语典故: 吾为汝御敌,费力劳心。汝今积财吝赏,何以使士卒效命乎?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2回〖放龙入海〗 成语典故: 此放龙入海,纵虎归山也,后欲治之,其可得乎?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1回〖逢山开路,遇水叠桥〗 成语典故: 军旅逢山开路,遇水叠桥,岂有泥泞不堪行之理!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0回〖奋武扬威〗 成语典故: [姜维]奋武扬威,杀入魏军之中,左冲右突,魏兵大乱。 《三国演义》第一一○回〖拂袖而起〗 成语典故: 操先见张松人物猥琐,五分不喜;又闻语言冲撞,遂拂袖而起,转入后堂。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放鱼入海〗 成语典故: 今刘备釜中之鱼,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时擒捉,如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矣。 《三国演义》第四二回〖滚鞍下马〗 成语典故: 良久,见一员小将,白袍银铠,滚鞍下马。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各霸一方〗 成语典故: 方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各霸一方。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3回〖骨颤肉惊〗 成语典故: 却说王甫在麦城中,骨颤肉惊,乃问周仓曰:‘昨夜梦见主公深奥血污……不知主何吉凶?’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盖地而来〗 成语典故: 汉军大败,后面漫山塞野,黄巾盖地而来,旗上大写‘天公将军’。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割恩断义〗 成语典故: 自桃园缔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违,割恩断义?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股肱心腹〗 成语典故: 先生乃吾之股肱心腹,倘有疏虞,如之奈何?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5回〖葛巾布袍〗 成语典故: 干葛巾布袍,驾一只小舟,径到周瑜寨中。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国家大计〗 成语典故: 于禁等被水所淹,非战之故;于国家大计,本无所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5回来自www.gyjslw.com
6. 三国演义十九回主要内容
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吕布殒命
却说高顺引张辽击关公寨,吕布自击张飞寨,关、张各出迎战,玄德引兵两路接应。吕
布分军从背后杀来,关、张两军皆溃,玄德引数十骑奔回沛城。吕布赶来,玄德急唤城上军
士放下吊桥。吕布随后也到。城上欲待放箭,又恐射了玄德。被吕布乘势杀入城门,把门将
士,抵敌不住,都四散奔避。吕布招军入城。玄德见势已急,到家不及,只得弃了妻小,穿
城而过,走出西门,匹马逃难,吕布赶到玄德家中,糜竺出迎,告布曰:“吾闻大丈夫不废
人之妻子。今与将军争天下者,曹公耳。玄德常念辕门射赖之恩,不敢背将军也。今不得已
而投曹公,惟将军怜之。”布曰:“吾与玄德旧交,岂忍害他妻子。”便令糜竺引玄德妻
小,去徐州安置。布自引军投山东兖州境上,留高顺、张辽守小沛。此时孙乾已逃出城外。
关、张二人亦各自收得些人马,往山中住扎。
且说玄德匹马逃难,正行间,背后一人赶至,视之乃孙乾也。玄德曰:“吾今两弟不知
存亡,妻小失散,为之奈何?”孙乾曰:“不若且投曹操,以图后计。”玄德依言,寻小路
投许都。途次绝粮,尝往村中求食。但到处,闻刘豫州,皆争进饮食。一日,到一家投宿,
其家一少年出拜,问其姓名,乃猎户刘安也。当下刘安闻豫州牧至,欲寻野味供食,一时不
能得,乃杀其妻以食之。玄值曰:“此何肉也?”安曰:“乃狼肉也。”玄德不疑,乃饱食
了一顿,天晚就宿。至晓将去,往后院取马,忽见一妇人杀于厨下,臂上肉已都割去。玄德
惊问,方知昨夜食者,乃其妻之肉也。玄德不胜伤感,洒泪上马。刘安告玄德曰:“本欲相
随使君,因老母在堂,未敢远行。”玄德称谢而别,取路出梁城。忽见尘头蔽日,一彪大军
来到。玄德知是曹操之军,同孙乾径至中军旗下,与曹操相见,具说失沛城、散二弟、陷妻
小之事。操亦为之下泪。又说刘安杀妻为食之事,操乃令孙乾以金百两往赐之。
军行至济北,夏侯渊等迎接入寨,备言兄夏侯□损其一目,卧病未痊。操临卧处视之,
令先回许都调理。一面使人打探吕布现在何处。探马回报云:“吕布与陈宫、臧霸结连泰山
贼寇,共攻兖州诸郡。”操即令曹仁引叁千兵打沛城;操亲提大军,与玄德来战吕布。前至
山东,路近萧关,正遇泰山寇孙观、吴敦、尹礼、昌*领兵叁万余拦住去路。操令许褚迎
战,四将一齐出马。许褚奋力死战,四将抵敌不住,各自败走。操乘势掩杀,追至萧关。探
马飞报吕布。
时布已回徐州,欲同陈登往救小沛,令陈珪守徐州。陈登临行,珪谓之曰:“昔曹公曾
言东方事尽付与汝。今布将败,可便图之。”登曰:“外面之事,儿自为之;倘布败回,父
亲便请糜竺一同守城,休放布入,儿自有脱身之计。”珪曰:“布妻小在此,心腹颇多,为
之奈何?”登曰:“儿亦有计了。”乃入见吕布曰:“徐州四面受敌,操必力攻,我当先思
退步:可将钱粮移于下邳,倘徐州被围,下邳有粮可救。主公盍早为计?”布曰:“元龙之
言甚善。吾当并妻小移去。”遂令宋宪、魏续保护妻小与钱粮移屯下邳;一面自引军与陈登
往救萧关。到半路,登曰:“容某先到关探曹操虚实,主公方可行。”布许之,登乃先到关
上。陈宫等接见。登曰:“温侯深怪公等不肯向前,要来责罚”。宫曰:“今曹兵势大,未
可轻敌。吾等紧守关隘,可劝主公深保沛城,乃为上策。”陈登唯唯。至晚,上关而望,见
曹兵直逼关下,乃乘夜连写叁封书,拴在箭上,射下关去。次日辞了陈宫,飞马来见吕布
曰:“关上孙观等皆欲献关,某已留下陈宫守把,将军可于黄昏时杀去救应。”布曰:“非
公则此关休矣。”便教陈登飞骑先至关,约陈宫为内应,举火为号。登径往报宫曰:“曹兵
已小路到关内,恐徐州有失。公等宜急回。”宫遂引众弃关而走。登就关上放起火来。吕
布乘黑杀至,陈宫军和吕布军在黑暗里自相掩杀。曹兵望见号火,一齐杀到,乘势攻击。孙
观等各自四散逃避去了。吕布直杀到天明,方知是计;急与陈宫回徐州。到得城边叫门时,
城上乱箭射下。糜竺在敌楼上喝曰:“汝夺吾主城池,今当仍还吾主,汝不得复入此城
也。”布大怒曰:“陈珪何在?”竺曰:“吾已杀之矣”。布回顾宫曰:“陈登安在?”宫
曰:“将军尚执迷而问此佞贼乎?”布令遍寻军中,却只不见。宫劝布急投小沛,布从之。
行至半路,只见一彪军骤至,视之,乃高顺、张辽也。布问之,答曰:“陈登来报说主公被
围,令某等急来救解。”宫曰:“此又佞贼之计也。”布怒曰:“吾必杀此贼!”急驱马至
小沛。只见小沛城上尽插曹兵旗号。原来曹操已令曹仁了城池,引军守把。吕布于城下大
骂陈登。登在城上指布骂曰:“吾乃汉臣,安肯事汝反贼耶!”布大怒,正待攻城,忽听背
后喊声大起,一队人马来到,当先一将乃是张飞。高顺出马迎敌,不能取胜。布亲自接战。
正斗间,阵外喊声复起,曹操亲统大军冲杀前来。吕布料难抵敌,引军东走。曹兵随后追
赶。吕布走得人困马乏。忽又闪出一彪军拦住去路,为首一将,立马横刀,大喝:“吕布休
走!关云长在此!”吕布慌忙接战。背后张飞赶来。布无心恋战,与陈宫等杀开条路,径奔
下邳。侯成引兵接应去了。
关、张相见,各洒泪言失散之事。云长曰:“我在海州路上住扎,探得消息,故来至
此。”张飞曰:“弟在芒砀山住了这几时,今日幸得相遇。”两个叙话毕,一同引兵来见玄
德,哭拜于地。玄德悲喜交集,引二人见曹操,便随操入徐州。糜竺接见,具言家无恙,
玄德甚喜。陈珪父子亦来参拜曹操。操设一大宴,犒劳诸将。操自居中,使陈珪居右、玄德
居左。其余将士,各依次坐。宴罢,操嘉陈珪父子之功,加封十县之禄,授登为伏波将军。
且说曹操得了徐州,心中大喜,商议起兵攻下邳。程昱曰:“布今止有下邳一城,若逼之太
急,必死战而投袁术矣。布与术合,其势难攻。今可使能事者守住淮南径路,内防吕布,外
当袁术。况今山东尚有臧霸、孙观之徒未曾归顺,防之亦不可忽也。”操曰:“吾自当山东
诸路。其淮南径路,请玄德当之。”玄德曰:“丞相将令,安敢有违。”次日,玄德留糜
竺、简雍在徐州,带孙乾、关、张引军住守淮南径路。曹操自引兵攻下邳。且说吕布在下
邳,自恃粮食足备,且有泗水之险,安心坐守,可保无虞。陈宫曰:“今操兵方来,可乘其
寨栅未定,以逸击劳,无不胜者。”布曰:“吾方屡败,不可轻出。待其来攻而后击之,皆
落泗水矣。”遂不听陈宫之言。过数日,曹兵下寨已定。操统众将至城下,大叫吕布答话,
布上城而立,操谓布曰:“闻奉先又欲结婚袁术,吾故领兵至此。夫术有反逆大罪,而公有
讨董卓之功,今何自弃其前功而从逆贼耶?倘城池一破,悔之晚矣!若早来降,共扶王室,
当不失封侯之位。”布曰:“丞相且退,尚容商议。”陈宫在布侧大骂曹操奸贼,一箭射中
其麾盖。操指宫恨曰:“吾誓杀汝!”遂引兵攻城。宫谓布曰:“曹操远来,势不能久。将
军可以步骑出屯于外,宫将余众闭守于内;操若攻将军,宫引兵击其背;若来攻城,将军为
救于后;不过旬日,操军食尽,可一鼓而破;此乃掎角之势也。”布曰:“公言极是。”遂
归府收拾戎装。时方冬寒,分付从人多带绵衣,布妻严氏闻之,出问曰:“君欲何往?”布
告以陈宫之谋。严氏曰:“君委全城,捐妻子,孤军远出,倘一旦有变,妾岂得为将军之妻
乎?”布踌躇未决,叁日不出。宫入见曰:“操军四面围城,若不早出,必受其困。”布
曰:“吾思远出不如坚守。”宫曰:“近闻操军粮少,遣人往许都去取,早晚将至。将军可
引精兵往断其粮道。此计大妙。”布然其言,复入内对严氏说知此事。严氏泣曰:“将军若
出,陈宫、高顺安能坚守城池?倘有差失,悔无及矣!妾昔在长安,已为将军所弃,幸赖庞
舒私藏妾身,再得与将军相聚;孰知今又弃妾而去乎?将军前程万里,请勿以妾为念!”言
罢痛哭。布闻言愁闷不决,入告貂蝉。貂蝉曰:“将军与妾作主,勿轻身自出。”布曰:
“汝无忧虑。吾有画戟、赤兔马,谁敢近我!”乃出谓陈宫曰:“操军粮至者,诈也。操多
诡计,吾未敢动。”宫出,叹曰:“吾等死无葬身之地矣!”布于是终日不出,只同严氏、
貂蝉饮酒解闷。
谋士许汜、王楷入见布,进计曰:今袁术在淮南,声势大振。将军旧曾与彼约婚,今何
不仍求之?彼兵若至,内外夹攻,操不难破也。布从其计,即日修书,就着二人前去。许汜
曰:“须得一军引路冲出方好。”布令张辽、郝萌两个引兵一千,送出隘口。是夜二更,张
辽在前,郝萌在后,保着许汜、王楷杀出城去。抹过玄德寨,众将追赶不及,已出隘口。郝
萌将五百人,跟许汜、王楷而去。张辽引一半军回来,到隘口时,云长拦住。未及交锋,高
顺引兵出城救应,接入城中去了。且说许汜、王楷至寿春,拜见袁术,呈上书信。术曰:
“前者杀吾使命,赖我婚姻!今又来相问,何也?”汜曰:“此为曹操奸计所误,愿明上详
之。”术曰:“汝主不因曹兵困急,岂肯以女许我?”楷曰:“明上今不相救,恐唇亡齿
寒,亦非明上之福也。”术曰:“奉先反复无信,可先送女,然后发兵。”许汜、王楷只得
拜辞,和郝萌回来。到玄德寨边,汜曰:“日间不可过。夜半吾二人先行,郝将军断后。”
商量停当。夜过玄德寨,许汜、王楷先过去了。郝萌正行之次,张飞出寨拦路。郝萌交马只
一合,被张飞生擒过去,五百人马尽被杀散。张飞解郝萌来见玄德,玄德押往大寨见曹操。
郝萌备说求救许婚一事。操大怒,斩郝萌于军门,使人传谕各寨,小心防守:如有走透吕布
及彼军士者,依军法处治。各寨悚然。玄德回营,分付关、张曰:“我等正当淮南冲要之
处。二弟切宜小心在意,勿犯曹公军令。”飞曰:“捉了一员贼将,操不见有甚褒赏,却反
来諕吓,何也?”玄德曰:“非也。曹操统领多军,不以军令,何能服人?弟勿犯之。”
关、张应诺而退。
却说许汜、王楷回见吕布,具言袁术先欲得妇,然后起兵救援。布曰:“如何送去?”
汜曰:“今郝萌被获,操必知我情,预作准备。若非将军亲自护送,谁能突出重围?”布
曰:“今日便送去,如何?”汜曰:“今日乃凶神值日,不可去。明日大利,宜用戌、亥
时。”布命张辽、高顺:“引叁千军马,安排小车一辆;我亲送至二百里外,却使你两个送
去。”次夜二更时分,吕布将女以绵缠身,用甲包裹,负于背上,提戟上马。放开城门,布
当先出城,张辽、高顺跟着。将次到玄德寨前,一声鼓响,关、张二人拦住去路,大叫:休
走!”布无心恋战,只顾夺路而行。玄德自引一军杀来,两军混战。吕布虽勇,终是缚一女
在身上,只恐有伤,不敢冲突重围。后面徐晃、许褚皆杀来,众军皆大叫曰:“不要走了吕
布!”布见军来太急,只得仍退入城。玄德收军,徐晃等各归寨,端的不曾走透一个。吕布
回到城中,心中忧闷,只是饮酒。
却说曹操攻城,两月不下。忽报:“河内太守张杨出兵东市,欲救吕布;部将杨丑杀
之,欲将头献丞相,却被张杨心腹将眭固所杀,反投犬城去了。”操闻报,即遣史涣追斩眭
固。因聚众将曰:“张杨虽幸自灭,然北有袁绍之忧,东有表、绣之患,下邳久围不克,吾
欲舍布还都,暂且息战,何如?”荀攸急止曰:“不可。吕布屡败,锐气已堕,军以将为
主,将衰则军无战心。彼陈宫虽有谋而迟。今布之气未复,宫之谋未定,作速攻之,布可擒
也。”郭嘉曰:“某有一计,下邳城可立破,胜于二十万师。”荀□曰:“莫非决沂、泗之
水乎?”嘉笑曰:“正是此意。”操大喜,即令军士决两河之水。曹兵皆居高原。坐视水淹
下邳。下邳一城,只剩得东门无水;其余各门,都被水淹。众军飞报吕布。布曰:“吾有赤
兔马,渡水如平地,又何惧哉!”乃日与妻妾痛饮美酒,因酒色过伤,形容销减;一日取镜
自照,惊曰:“吾被酒色伤矣!自今日始,当戒之。”遂下令城中,但有饮酒者皆斩。
却说侯成有马十五匹,被后槽人盗去,欲献与玄德。侯成知觉,追杀后槽人,将马夺
回;诸将与侯成作贺。侯成酿得五六斛酒,欲与诸将会饮,恐吕布见罪,乃先以酒五瓶诣布
府,禀曰:“托将军虎威,追得失马。众将皆来作贺。酿得些酒,未敢擅饮,特先奉上微
意。”布大怒曰:“吾方禁酒,汝却酿酒会饮,莫非同谋伐我乎!”命推出斩之。宋宪、魏
续等诸将俱入告饶。”布曰:“故犯吾令,理合斩首。今看众将面,且打一百!”众将又哀
告,打了五十背花,然后放归。众将无不丧气。宋宪、魏续至侯成家来探视,侯成泣曰:
“非公等则吾死矣!”宪曰:“布只恋妻子,视吾等如草芥。”续曰:“军围城下,水绕壕
边,吾等死无日矣!”宪曰:“布无仁无义,我等弃之而走,何如?”续曰:“非丈夫也。
不若擒布献曹公。”侯成曰:“我因追马受责,而布所倚恃者,赤兔马也。汝二人果能献门
擒布,吾当先盗马去见曹公。”叁人商议定了。是夜侯成暗至马院,盗了那匹赤兔马,飞奔
东门来。魏续便开门放出,却佯作追赶之状。侯成到曹操寨,献上马匹,备言宋宪、魏续插
白旗为号,准备献门。曹操闻此信,便押榜数十张射入城去。其榜曰:“大将军曹,特奉明
诏,征伐吕布。如有抗拒大军者,破城之日,满门诛戮。上至将校,下至庶民,有能擒吕布
来献,或献其首级者,重加官赏。为此榜谕,各宜知悉。”次日平明,城外喊声震地。吕布
大惊,提戟上城,各门点视,责骂魏续走透侯成,失了战马,欲待治罪。城下曹兵望见城上
白旗,竭力攻城,布只得亲自抵敌。从平明直打到日中,曹兵稍退。布少憩门楼,不觉睡着
在椅上。宋宪赶退左右,先盗其画戟,便与魏续一齐动手,将吕布绳缠索绑,紧紧缚住。布
从睡梦中惊醒,急唤左右,却都被二人杀散,把白旗一招,曹兵齐至城下。魏续大叫:“已
生擒吕布矣!”夏侯渊尚未信。宋宪在城上掷下吕布画戟来,大开城门,曹兵一拥而入。高
顺、张辽在西门,水围难出,为曹兵所擒。陈宫奔至南门,为徐晃所获。
曹操入城,即传令退了所决之水,出榜安民;一面与玄德同坐白门楼上。关、张侍立于
侧,提过擒获一干人来。吕布虽然长大,却被绳索捆作一团,布叫曰:“缚太急,乞缓
之!”操曰:“缚虎不得不急。”布见侯成、魏续、宋宪皆立于侧,乃谓之曰:“我待诸将
不薄,汝等何忍背反?”宪曰:“听妻妾言,不听将计,何谓不薄?”布默然。须臾,众拥
高顺至。操问曰:“汝有何言?”顺不答。操怒命斩之。徐晃解陈宫至。操曰:“公台别来
无恙!”宫曰:“汝心术不正,吾故弃汝!”操曰:“吾心不正,公又奈何独事吕布?”宫
曰:“布虽无谋,不似你诡诈奸险。”操曰:“公自谓足智多谋,今竟何如?”宫顾吕布
曰:“恨此人不从吾言!若从吾言,未必被擒也。”操曰:“今日之事当如何?”宫大声
曰:“今日有死而已!”操曰:“公如是,奈公之老母妻子何?”宫曰:“吾闻以孝治天下
者,不害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老母妻子之存亡,亦在于明公耳。吾身既
被擒,请即就戮,并无挂念。”操有留恋之意。宫径步下楼,左右牵之不住。操起身泣而送
之。宫并不回顾。操谓从者曰:“即送公台老母妻子回许都养老。怠慢者斩。”宫闻言,亦
不开口,伸颈就刑。众皆下泪。操以棺椁盛其尸,葬于许都。后人有诗叹之曰:“生死无二
志,丈夫何壮哉!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辅主真堪敬,辞亲实可哀。白门身死日,谁肯
似公台!”
方操送宫下楼时,布告玄德曰:“公为坐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
玄德点头。及操上楼来,布叫曰:“明公所患,不过于布;布今已服矣。公为大将,布副
之,天下不难定也。”操回顾玄德曰!“何如?”玄德答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
乎?”布目视玄德曰:“是儿最无信者!”操令牵下楼缢之。布回顾玄德曰:“大耳儿!不
记辕门射戟时耶?”忽一人大叫曰:“吕布匹夫!死则死耳,何惧之有!”众视之,乃刀斧
手拥张辽至。操令将吕布缢死,然后枭首。后人有诗叹曰:“洪水滔滔淹下邳,当年吕布受
擒时:空余赤兔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缚虎望宽今太懦,养鹰休饱昔无疑。恋妻不纳陈
宫谏,枉骂无恩大耳儿。”又有诗论玄德曰:“伤人饿虎缚体宽,董卓丁原血未干。玄德既
知能啖父,争如留取害曹瞒?”却说武士拥张辽至。操指辽曰:“这人好生面善。”辽曰:
“濮阳城中曾相遇,如何忘却?”操笑曰:“你原来也记得!”辽曰:“只是可惜!”操
曰:“可惜甚的?”辽曰:“可惜当日火不大,不曾烧死你这国贼!”操大怒曰:“败将安
敢辱吾!”拔剑在手,亲自来杀张辽。辽全无惧色,引颈待杀。曹操背后一人攀住臂膊,一
人跪于面前,说道:“丞相且莫动手!”正是:乞哀吕布无人救,骂贼张辽反得生。毕竟救
张辽的是谁,且听下文分解。内容来自飞飞飞.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7. 三国演义 张飞义释严颜 介绍 150字左右
刘备入川不利,庞统死于“落凤坡”,于是向孔明告急。孔明先派两路先锋赵云和张飞分别从水旱两路入川。走陆路的张飞被老将严颜阻于巴郡,百般攻打未果,后张飞设计生擒严颜,然张飞并未“泄恨”杀掉严颜,而是“亲解其缚,请于上座”,严颜为张飞大义所感,投降了刘备。于是严颜为前部,所经关口(皆是严颜门生)尽皆开关放行,故畅通无阻,赶在赵云之前与刘备汇合,张飞立首功一件。本内容来自麻豆视传媒短视频:飞飞飞.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8. 有没有大埔的端午的习俗
农历五月五日端阳节,客家人户户门首和窗牖,都插上桃枝、蒲艾等青枝。据老人们说插青可以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保平安。这种风俗起源于唐末,是纪念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
人们传诵着这样一个故事:
黄巢青年时期很有抱负,想跻身仕途,改革弊政,为民效命。曾题菊花诗:’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以言志抒怀。
不料,仕途险阻,考进士落第,一腔义愤再题菊花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字里行间豪气逼人,透出领袖人物的勃勃雄心。因此,朝廷说他的诗是反诗,图谋不轨,将他画影图形到处缉拿。
黄巢被逼得走投无路,于唐僖宗乾符二年(875)率众响应王仙芝发动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乾符五年(879)王仙芝战死后,农民军由黄巢做领袖,民间称’黄巢作反’。
黄巢的义军,所到之处都宣布唐王朝的罪状,严惩贪官污吏, 救济贫苦民众,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经过十六年征战,于880年攻克京城长安,建立了大齐政,此是题外话。
黄巢为了确保义军官兵的家和管辖区域的群众能正常生产生活,平安度日,曾暗传号令:户户插青作为记认,有记认者,就要受到保护。
878—879年,义军进入福建、广东、客家地区,攻城略地。逃避战祸的平民,填街塞道。一位年约三十的妇女,手里牵着个六七岁的男孩,背上背的孩子却有十余岁,凑巧经过黄巢骑的战马旁。黄巢见她牵小背大,悖乎情理,觉得好奇,于是下马询问原委。那妇人不认识黄巢,平时只听过官军说他有隔山摇剑取人首级之绝技, 是个杀人魔王。面前这个军官模样的人却很和气,于是妇人答道: ’启禀将军,听说黄巢造反,要杀尽城中百姓。小妇人的郎伯(即丈夫的哥哥)因战乱而死,嫂嫂失散,下落不明。我背着的就是他们的骨血,护着他是要为哥嫂留下根苗。而这个牵着的小孩是小妇人自己所出,倘有万一我还可再生。故此,做出牵小背大,反乎常理
之事。还请将军见怜。’
黄巢闻言,深受感动,非但不怒,反而宽慰妇人:’义军造反, 只反官府反朝廷,不杀百姓。你切勿相信谣言。我就是黄巢,你看像官军所说的’魔王’吗?请大嫂记住,找到了落脚的地方,就在门首或窗户边插上青枝做个记号,自会得到义军的保护,断无侵扰杀戮之虞。’
这位妇人离开黄巢后,在逃亡的路上逢人便说,把这个秘密告诉了无数的避乱者。
五月,端午节这天,义军攻破了城池,出榜安民号令军士加强巡逻,保护城内外百姓。巡逻中,军士们发现,城内外百姓家家户户门首及窗户都插着桃枝、艾条等青色记号,城外山野人家甚至有挂一段野葛藤于门首的。在义军的保护下,生产生活秩序很快得到了恢复。
之后,黄巢起义军在南征过程,所到州县都能看到插着青枝绿叶记号的百姓之家。百姓见义军到来,便自愿杀羊担酒犒赏义军。
经过一千余年的历史演变,端午节插青成了南方客家人的风俗。人们只知插青可以避邪驱祟保平安,却很少有人知道该风俗的起源。 大埔客家渊源丛书内容来自麻豆视传媒短视频: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麻豆视传媒短视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post/308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