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视传媒短视频

“老之将至”成语故事

2023年04月09日成语故事110

“老之将至”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学生周游列国讲学,来到楚国叶邑,叶公沉诸梁接待了他,他对孔子不怎么了解,就悄悄地问子路,子路一时不知怎么回答他。孔子事后得知就对子路说以后就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曾不知老之将至”与“及其所之既倦”中的“之”有什么区别?
“曾不知老之将至”的“之”处于主语和谓语之间的时候,之的用法即为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如:臣之壮也若为“臣壮”则是我年轻力壮,是主谓结构,可独立成句;但文中“臣之壮也”,为我壮年的时候,此时它只是作为一句话中的状语出现,不能独立成句了.“及其所之既倦”中的“之”是“到达,得到“的意思。整句解释为: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很厌倦。内容来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曾不知老之将至之字怎么解释
“曾不知老之将至”中“之”字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没有具体意思。
之(锄丑ī)基本释义:
1.助词,表示领有、连关系:赤子~心。
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往,到:“吾欲~南海”。内容来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待老之将至岂不懊悔一生”是什么意思
等到年老到来,岂不是懊悔自己的一生。内容来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的翻译
虽然他们或内或外的取舍千差万别,好静好动的性格各不相同,但当他们遇到可喜的事情,得意于一时,感到欣然自足时,竟然都会忘记衰老即将要到来之事内容来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老之将至什么意思
老之将至,多用作自称衰老之语。衰老:年老而精力、体质衰弱内容来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不知老之将至前一句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希望能帮助到你,望。内容来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兰亭集序原文解析
  【原文】
  永和(1)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办耻à颈)稽(2)山阴之兰亭,修禊(虫ì)(3)事也。群贤(4)毕至,少长(锄丑ǎ苍驳)(5)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蝉丑ā苍驳)曲水(6),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7)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8)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9)。或取诸怀抱,悟言(10)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11)。虽趣舍(12)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13);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14),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15),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16),未尝不临文嗟悼(jiē dào),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17)为虚诞,齐彭殇(shāng)(18)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摆编辑本段闭【注释】
  1、永和:晋穆帝年号,345—356年,上已节,王羲之与谢安,孙绰,支遁等名士共四十一人在兰亭集会,举行禊礼,饮酒赋诗,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述其事。
  2、会(办耻à颈)稽:郡名,包括今浙江西部、江苏东南部一带地方。山阴:今浙江绍兴。
  3、修禊(虫ì):这次聚会是为了举行禊礼。古代习俗,于阴历叁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叁月叁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4、群贤:指谢安等叁十二位与会的名流。贤:形容词做名词。
  5、少长:指不同年龄的社会名流。如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是少;谢安、王羲之是长。少长:形容词做名词。
  6、流觞曲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流:使动用法。
  7、惠风:和风
  8、骋:尽情施展,不受约束。骋:使动用法。
  9、俯仰一世:周旋应酬度过一生。俯仰:指社会人事的应酬。
  10、晤言:面对面谈话。《晋书·王羲之传》、《全晋文》均作“悟言”(“悟”通“晤”),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亦通。
  11、放浪形骸之外:行为放纵不羁,形体不受世俗礼法所拘束。
  12、趣舍:通“取”。舍,舍弃。
  13、老之将至:多用作自称衰老之语。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4、俯仰之间: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很短。
  15、死生亦大矣: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 语出《庄子·德充符》。判断句。
  16、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
  17、一死生:把死和生看作一回事。语出《庄子·德充符》:“以死生为一条。”又《庄子·大宗师》:“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为友矣。”
  18、齐彭殇:把长命的和短命的等量齐观。彭,彭祖,相传为颛顼帝的玄孙,活了八百岁。殇,指短命夭折的人。《庄子·齐物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古今异义】
  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
  ② 次要的地位。
  斯文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如:亦将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 ①抱在怀里; ② 胸前; ③ 心里存着; ④ 打算。
  以为
  古义:把……作为。如: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今义:认为。
  所以
  古义:①所用来。如:所以游目骋怀;
  ②……的原因。如:所以兴怀。
  今义: 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俯仰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品类
  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句式】
  古汉语句式:
  a) 判断句:死生亦大矣。
  b) 倒装句:当其欣于所遇(介词结构后置,即状语后置)
  c) 倒装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不能喻之于怀(状语后置);当其欣于所遇(状语后置);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定语后置);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
  诲)省略句:引(之)以为流觞曲水
  【词类活用】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少,年龄轻的人,长,年龄大的人。均是形容词作名词。贤,贤德之人,形容词作名词。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名词作动词,等同,把……看作一样。
  ③齐彭殇为妄作。“齐”字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
  【一词多义】
  (一)之
  (1) 动词,往,到达。例:所之既倦。
  (2) 代词,回指上文中的事。例:以之兴怀。
  (3) 结助,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夫人之相与。
  (4) 结助,定语标志。例:极视听之娱。
  (5) 音节助词,衬足四个音节。例:暮春之初。
  (二)一
  (1) 一起。例:若合一契
  (2) 一样。例:其致一也
  (3) 看作一样。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 一边……一边……。例:一觞一咏
  【通假字】
  趣舍万殊 “趣”通“取”,取向。或通“趋”,趋向。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
  【涉及成语】
  群贤毕至、崇山峻岭、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游目骋怀
  摆编辑本段闭【译文】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暮春叁月上旬的巳日,我们在会稽郡山北面的兰亭集会,举行驱除不祥的礼俗之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老少济济一堂。兰亭这地方有崇山峻岭环抱,林木繁茂,竹高茂密。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辉映围绕在亭子的四周,引(溪水)作为流觞用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管弦合奏的盛况,只是饮酒赋诗,也足以令人畅叙胸怀。
  这一天,晴明爽朗,和风习习,仰首可以观览浩大的宇宙,俯看可以考察地上万物的繁多,纵目游赏,胸襟大开,极尽耳目视听的欢娱,真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大趣事。
  人们彼此亲近交往,很快便度过了一生。有的人喜欢将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屋子里与人交谈;有的人则寄托于外物,生活狂放不羁。虽然他们或内或外的取舍千差万别,好静好动的性格各不相同,但当他们遇到可喜的事情,得意于一时,感到欣然自足时,(竟然)都会忘记衰老即将要到来之事。等到对已获取的东西发生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又不免会引发无限的感慨。以往所得到的欢欣,很快就成为历史的陈迹,人们尚且不能不为之感念伤怀,更何况人的一生长短取决于自然,而终究要归结于穷尽呢!古人说:“死生是件大事。”这怎么能不让人痛心啊!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竟像一张符契那样一致,总难免要在前人的文章面前嗟叹一番,不过心里却弄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我当然知道把死和生混为一谈是荒诞、虚假的,把长寿与夭亡等量齐观是荒谬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这正是事情的可悲之处。所以我要列出到会者的姓名,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人阅读这些诗篇,也会从此引发同样的感慨吧。内容来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成语“老之将至”扩展: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繁体成语:老之将至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造句:宋·陈亮《谢胡参政启》:“少不如人,所向墙壁;老之将至,乃罣网罗。”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简拼:LZJZ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成语解释:多用作自称衰老之语。
成语用法:老之将至作宾语、定语;多用作自称衰老之语。
成语读音:lǎo zhī jiāng zhì
成语出处:宋·陈亮《谢胡参政启》:“少不如人,所向墙壁;老之将至,乃罣网罗。”内容来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注音:ㄌㄠˇ ㄓ ㄐ一ㄤ ㄓˋ

版权声明:本文由麻豆视传媒短视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post/32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