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臂一呼」成语故事
“振臂一呼”的成语故事:
西汉时期,李陵率5000步兵进攻匈奴,把匈奴3万人打败。单于只好下令撤退,不久他集结8万骑兵进攻汉军,把汉军围得水泄不通,李陵振臂一呼,汉军不论伤病都英勇杀敌,但因寡不敌众,终于经过两天拼杀,李陵兵败被俘为什么鲁迅会说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鲁迅说的是:“看见自己了:‘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本内容来自麻豆视传媒短视频: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振臂一呼的振是什么意思
【拼音】:锄丑è苍产ì测ī丑ū【释义】:振:挥动。挥动手臂呼喊(多用在号召)。【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
本内容来自麻豆视传媒短视频: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振臂一呼是何意?出自哪?
【释义】举起臂膊发出号召,人们纷纷响应。比喻号召力量的巨大。【出处】南朝·梁·萧统《文选·李陵答苏武书》。汉武帝时,苏武以中郎将特使的身份出使匈奴,以防不测,又派骑都尉李陵率5000人马驻扎在酒泉、张掖一带,日夜练兵,等候情况变化。李陵和苏武是好友,临行前两人约定,一定尽心为朝廷出力。苏武到了匈奴,匈奴贵族串通苏武一个副手阴谋策反,结果苏武被捕。但他始终保持汉王朝的使臣身份,显示了他矢志不移的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于是,匈奴贵族把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第二年秋天,李陵率领5000步兵北上。队伍经过40多天的行军,与3万匈奴骑兵遭遇,不幸在开阔地上被包围。李陵命令士兵摆开阵式,振臂高呼。一接战,匈奴骑兵没能占到便宜,单于只得下令撤退。李陵下令追击,一举歼灭2000多敌人。后来,武帝接到李陵战败的报告,十分震惊。又听说李陵不仅已经投降敌人,而且为单于侵汉军出谋划策,不禁勃然大怒,便下令处死李陵的家。其实,当时李陵还并没有这样做。
本内容来自麻豆视传媒短视频: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振臂一呼的意思
成语: 振臂一呼 (拼音:zhèn bì yī hū) 出处: 汉·李陵《答苏武书》:“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 意思: 振:挥动。挥动手臂呼喊(多用在号召)。 例子: 此话甚有道理。目前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朝不保夕,只要有人~,谁不揭竿而起。(姚雪垠《李自成》)
本内容来自麻豆视传媒短视频: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振臂的麻豆视传媒短视频
只知道一个振臂一呼这个成语
本内容来自麻豆视传媒短视频: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令出如山(含比喻词):振臂一呼,了如指掌
面似靴皮、寿比南山、守口如瓶、如影随形、料事如神、冷若冰霜、口若悬河、惜墨如金、如临深渊、暴跳如雷
本内容来自麻豆视传媒短视频: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 )( ) 一呼
【登高一呼】比喻有影响的人物发出倡议。 【奋臂一呼】奋臂:高举手臂。高举手臂,大声呼喊。 【攘臂一呼】攘:挥动。挥动手臂呼喊(多用在号召)。 【振臂一呼】振:挥动。挥动手臂呼喊(多用在号召
本内容来自麻豆视传媒短视频: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令出如山丶振臂一呼丶浩浩荡荡丶络绎于途.惊涛骇浪...
1令:命令。命令一经公布,必须彻底执行,不能耽搁,就像一座山一样不可动摇。形容法令严明。旧时形容军队中上级发布的命令,下级必须执行,不得违抗。比喻一诺千金。 2振:挥动。挥动手臂呼喊(多用在号召)。3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4络绎:来往不断。形容沿途过往的人马车船接连不断。5涛:大波浪;骇:使惊怕。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遭遇或艰难的考验。6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7彼此和解,不再打仗或争执,此友好往来(多指国与国之间)8观察了解风俗人情9.珍异难得的宝物。10:通:往来。拿出自己多余的东西给对方主,与之进行交换,以得到自己所缺少的东西。11泛指世界各地。12悦:愉快,高兴;诚:硬实。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
本内容来自麻豆视传媒短视频: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成语“振臂一呼”扩展:
成语读音:zhèn bì yī hū成语用法:振臂一呼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大声号召。
近义词:登高一呼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出处:汉 李陵《答苏武书》:“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 本内容来自麻豆视传媒短视频: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俄文翻译:первый призыв <одним мгновеннием руки>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英文翻译:raise arm in call for action
造句:此话甚有道理。目前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朝不保夕,只要有人振臂一呼,谁不揭竿而起。(姚雪垠《李自成》)
成语简拼:ZBYH
成语注音:ㄓㄣˋ ㄅ一ˋ 一 ㄏㄨ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解释:挥动手臂;大声号召。振:挥动。
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版权声明:本文由麻豆视传媒短视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post/34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