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视传媒短视频

“弊”字结尾的成语「切中时弊」

2023年04月12日麻豆视传媒短视频146

成语“切中时弊”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qiè zhòng shí bì
成语简拼:QZSB
成语注音:ㄑ一ㄝˋ ㄓㄨㄥˋ ㄕˊ ㄅ一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切中时病
反义词:空谈误国
读音纠正:中,不能读作“锄丑ō苍ɡ”。
错字纠正:弊,不能写作“蔽”。
成语辨析:切中时弊和“一针见血”都可以表示“一下子揭露出来”的意思;但切中时弊指揭露出时代的弊病;而“一针见血”不一定;可以指揭露事物的本质。
成语出处:宋 苏舜钦《诣匦疏 景祐五年》:“旬余日来,闻颇有言事者,其间岂无切中时弊,而绝不闻朝廷从而行之。” gyjslw.com
成语解释:切:切合;中:恰好对上;弊:弊病。刚好击中现时的弊病;比喻批评时事能击中要害。
成语用法:切中时弊动宾式;作宾语;含褒义。
成语造句:这些杂文旗帜鲜明、爱憎分明、切中时弊而又短小精炼、妙趣横生、富有寓意,博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支持。(丁一岚《不单是为了纪念》)
英文翻译:criticize the current social evils sharply

成语“切中时弊”的扩展资料

1. 切中时弊是什么意思及造句
切中时弊读音:[qiè zhòng shí bì]解释:切:切合;中:恰好对上;弊:害处。 指发表的言论正好击中当时社会的弊病。
gyjslw.com
2. 用切中时弊造句
1、他的观点很正确,切中时弊,一针见血。2、那篇小品文切中时弊。3、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切中时弊,一定又是小王的杰作。4、他的文章切中时弊,很有价值,应当尽快发表。5、他的观点很正确,一针见血,切中时弊。
gyjslw.com
3. 成语 切中时弊 的意思?
切中时弊?
【拼音】: qiè zhòng shí bì
【解释】: 切:切合;中:恰好对上;弊:害处。指发表的言论正好击中当时社会的弊病。
【出处】: 宋·龚明之《中吴纪闻·王彦光》:“彦光时主丽水簿,慨然上疏陈十弊,皆切中时病。”
【举例造句】: 这些杂文旗帜鲜明、爱憎分明、切中时弊而又短小精炼、妙趣横生、富有寓意,博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支持。 ★丁一岚《不单是为了纪念》
【拼音代码】: qzsb
【近义词】:?切中时病
【反义词】: 空谈误国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批评时事能击中要害
【英文】: cutting into the present-day evilsgyjslw.com
4. 你认为清庭推行洋务运动能否切中时弊
  产生原因
  1)太平天国运动和外国侵略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2)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维护清王朝统治
  3)顽固派因循守旧,盲目排斥一切外洋事物
  4)总理衙门设立后,以慈喜为首的满清统治者.暂时支持了后实力且受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
  5)工业革命的扩张,“中外和好”局面的形成为洋务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可能
  摆编辑本段闭持续时间
  1861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到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束。
  摆编辑本段闭产生过程
  1860年12月曾国藩上奏折说,目前借外国力量助剿、运粮,可减少暂时的忧虑;将来学习外国技艺,造炮制船,还可收到永久的利益。第二年他对上述看法加以发挥,主张购外国船炮,访求能人巧匠,先演习,后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成为官民通行之物,那时可以剿发(指太平军)、捻(捻军),勤远略,这是救时第一要务(《曾文正公全集》奏稿,第14卷,第11页)。1862年李鸿章到上海后,得到外国侵略者帮助训练洋炮队、设洋炮局。他认为,清军作战往往数倍于外敌,仍不能胜,原因在武器不行,枪炮寙(yǔ)滥,如能使火器与西洋相埒,则“平中国有余,敌外国亦无不足”,今起重视,最后可达自主 (《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第3卷)。奕欣看到曾李两人学造外国船炮,决定派员前往学习,在奏折中说,治国要做到自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我能自强,可以彼此相安”《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
  奕?等人认为,只要在封建制度中加进一些西洋先进技术,可以镇压人民,可以自主自强,封建统治便可长治久安,并认为筹办洋务,必定能得到列强的支持。
  以大学士倭仁为首的顽固派,高唱“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抵御外侮。他们攻击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是“陈甚高,持论甚正”,然而“以礼义为干橹,以忠信为甲胄,无益于自强实际。二叁十年来,中外臣僚正由于未得制敌之要,徒以空言塞责,以致酿成庚申之变”。洋务派与顽固派互相攻击,斗争十分激烈。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但洋务派势力主要不在清朝中央,而在掌握地方实的总督和巡抚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5. 用切中时弊造句
1、他的观点很正确,切中时弊,一针见血。2、那篇小品文切中时弊。3、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切中时弊,一定又是小王的杰作。4、他的文章切中时弊,很有价值,应当尽快发表。5、他的观点很正确,一针见血,切中时弊。
gyjslw.com
6. 切中时弊的读音是什么
切中时弊拼音:[qiè zhòng shí bì] 切中时弊_百度汉语[释义] 切:切合;中:恰好对上;弊:害处。指发表的言论正好击中当时社会的弊病。 [出处] 宋·苏舜钦《诣匦疏·景祐五年》:“旬余日来;闻颇有言事者;其间岂无切中时弊;而绝不闻朝廷从而行之;是亦云虚言而不根实效也。”
gyjslw.com
7. 切中时弊的读音是什么
切中时弊拼音:[qiè zhòng shí bì] 切中时弊_百度汉语[释义] 切:切合;中:恰好对上;弊:害处。指发表的言论正好击中当时社会的弊病。 [出处] 宋·苏舜钦《诣匦疏·景祐五年》:“旬余日来;闻颇有言事者;其间岂无切中时弊;而绝不闻朝廷从而行之;是亦云虚言而不根实效也。”
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麻豆视传媒短视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post/34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