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忘”字的成语「国而忘家」
成语“国而忘家”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国而忘家成语读音:guó ér wàng jiā
成语简拼:GEWJ
成语注音:ㄍㄨㄛˊ ㄦˊ ㄨㄤˋ ㄐ一ㄚ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国耳忘家、国尔忘家
成语出处:《儒林外史》第六回:“但自古道:‘公而忘私,国而忘家。’我们科场是朝廷大典,你我为朝廷办事,就是不顾私亲,也还觉得于心无愧。”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成语解释:谓为国事而忘其家。
成语用法:国而忘家作谓语、定语;指爱国。
成语造句:马识途《我们打了一个大胜仗》:“他们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充分发挥了人定胜天的无比威力,打了一个大胜仗。”
成语“国而忘家”的扩展资料
1. 将士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阵之时,则忘其亲!击鼓之时,则忘其身!是什么意思意思是自接受命令时起,就应当忘掉自己的家庭,到军队宣布规定号令后,就应把私人交情忘掉,擂鼓进军,战况紧急时,就应当把生命抛到脑后。原句出自于西汉司马迁的《司马穰苴列传》。
原文:
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阵之时则忘其亲,击鼓之时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
白话译文:
布署完毕,已日暮降临,庄贾才来到。穰苴说:“为何不按时到达?”庄贾表示歉意,他解释说:“亲戚朋友送行,所以晚了。”穰苴说:“作为将领,自接受命令时起,就应当忘掉自己的家庭,到军队宣布规定号令后,就应把私人交情忘掉,擂鼓进军,战况紧急时,就应当把生命抛到脑后。
现今敌人已侵入国境,国内骚乱不安,士兵已在前线战场暴露,无所隐蔽,君主睡不好,吃不香,全国百姓的生命都系在你的身上,还谈什么送行呢!”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作者善于粗线条地勾勒当时的背景,让人物在特定环境中充分活动,略貌取神地显示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田穰苴就是在齐国遭到晋燕两国人侵,而齐军又惨遭失败的背景下受命出征的。然而,他的地位卑贱,没有威望,人微轻,何以服众,何以治军,又何以御敌呢?他深知齐军所以战败是军队腐败,没有严格的纪律,所以他首先要整饬军队,建立威信。
杀庄贾就是立威的开始。而穰苴的形象就是通过他具体的言行塑造的。庄贾是景公的宠臣,身为监军,在国土沦丧、前线紧急的情势下,视军纪如儿戏,与亲朋好友饮宴,约定“日中会于军门”,竟日暮才到。
与庄贾相比照,穰苴却在约定时间提前到达。他立表下漏,以待庄贾,约定时间庄贾未至,就扑表决漏,照原定步骤检阅军队,申明纪律。穰苴杀庄贾前的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实乃是对全军将士的要求。诛杀庄贾就是严明军纪的兑现。监军尚可杀头,还有谁敢把军纪当作儿戏呢?所以,号令叁军、巡行示众,使全军为之振栗。
景公的使者本来是持诏赦免庄贾的。只因时间迫在眉睫才“驰入军中”,穰苴也因他违犯了军规,给予严肃的处理。这就告诫叁军:在军队中将领的力是至高无上的,必须严格遵守,不容一丝懈怠。
而他本人,身体力行,对战士关心倍至。他亲自过问士兵的饮食,探问疾病,安排医疗,把自己用的军需品拿出来款待士兵,并和士兵平分粮食,这在当时官兵悬殊、等级森严的情况下,必然受到士兵的爱戴,以致带病、体弱的战士也都要求一同奔赴战场。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2. 国耳忘家 公耳忘私让我想到了什么成语
大公无私
dà gōng wú sī
【解释】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出处】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结构】联合式。
【用法】多歌颂人的优良品质和秉公处理事情。一般作宾语、定语、状语。
【近义词】舍己为公、铁面无私
【反义词】假公济私、自私自利、利欲熏心、见利忘义
【辨析】(一)~和“铁面无私”;都含有“没有私心”的意思;不同在于:①“铁面无私”一般用在处理问题等方面;~可用来表示“一心为公;没有私心”的意思;②同样用于处理问题的场合;~侧重在“公正”;指一点也不偏私;“铁面无私”侧重在“铁面”;指不畏势;不讲情面。(二)~和“舍己为公”;都有“为大家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意思。但~侧重在“不为个人谋利益’;“舍己为公”侧重在“为公众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
【例句】共产党员要襟怀坦白;~。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3. 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B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声之多艰。C宝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必趋之
屈原 B范仲淹 D陆游 A林则徐 C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4. 有关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故事
公而忘私的典故 春秋时代的晋平公要找一位有贤能的人担任南阳县的县令,因此他找来大夫祁黄羊,想请他推荐适合的人选。没想到,他竟不计前嫌推举了自己的仇人解狐。 又有一次晋平公找一位勇敢善战的人担任军中统帅的职位,祁黄羊知道之后,大力推荐自己的儿子祁午,一点都不担心别人的闲言闲语。 不论对方与自己的关系是好是坏,只要是适合的人选,他都会大方推荐,而他推荐的人也都很称职,更是证明了祈黄羊的好眼光。后来孔子听说了,称赞祁黄羊推荐人才完全以一个人的才德为标准,而不管对方是与自己敌对交恶的人,或是有血缘之亲的儿子,的确称得上是公而忘私。 望,谢谢谢谢!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5. 无私奉献是不是热爱祖国的词
是。
、楚囊之情:指爱国之情。
2、赤胆忠心:形容十分忠诚。
3、于家为国:为国家为人民。
4、为国尽忠:永远忠诚于国家。
5、为国捐躯:为国家牺牲生命。
6、国而忘家:指为国事而忘其家。
7、护国佑民:扞卫国家,保护人民。
8、国尔忘家:一心为国,不顾家庭。
9、忠肝义胆:忠心耿耿,仗义行事。
10、忠君报国:忠于君主,报效国家。
11、赴汤蹈火: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12、舍身为国:为国家牺牲自己的生命。
13、富国强兵: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
14、杀身报国:不惜牺牲生命来报答国家。
15、治国安邦: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
16、保国安民:保卫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
17、以身殉国:忠于自己的国家而献出生命。
18、精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19、忠心耿耿:忠诚的样子。形容非常忠诚。
20、乃心王室:本意是忠于朝廷,后比喻爱国。
21、祖逖之誓:指晋代志士祖逖毅然立誓之事。
22、碧血丹心:形容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烈士。
23、破家为国:为了国家,不惜损毁自己的家庭。
24、见危授命: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25、相忍为国: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作一定的让步。
26、忧国忘家:因忧虑国事而不考虑自己的家事。
27、光复旧物:指收复曾被敌人侵占的祖国山河。
28、相忍为国: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作一定的让步。
29、济世爱民:指具有治理国家,经世济民的才能。
30、浩气长存:形容一种刚直正大的精神永远长存。
31、毁家纾难: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
32、救亡图存:拯救国家的危亡,谋求国家的生存。
33、忧国忧民: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34、浩气长存:刚直正大的精神浩然之气永远长存。
35、光荣就义:为正义事业而被敌人残杀就义之日。
36、美人香草: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37、徇国忘身:为国尽忠而将个人得失安危置之度外。
38、尽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贞,不惜牺牲一切报效国家。
39、以身许国:把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顾。
40、存亡继绝:恢复灭亡的国家,延续断绝了的贵族世家。
41、气壮山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4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43、爱国一家:凡是热爱祖国的人都不分彼此,看成是一家人。
44、殉节报国:为了气节而死,用这种方式报答所忠于的国家。
45、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
46、忠贞不贰:忠诚坚定,永不改变。也指下对上层十分忠心。
47、赤心报国: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现亦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4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6. 表示爱国的成语
精忠报国、
忧国忧民、
为国捐躯、
赤胆忠心、
碧血丹心、
忠心耿耿、
以身许国、
赤心报国、
名垂青史、
舍身为国、
浩气长存、
保家卫国、
匹夫有责、
爱国如家、
保国安民、
忧国忘家、
忧国奉公、
于家为国、
国尔忘家、
楚囊之情、
乃心王室、
救亡图存、
仁人志士、
毁家纾难、
香草美人
1、楚囊之情:指爱国之情。
2、赤胆忠心:形容十分忠诚。
3、于家为国:为国家为人民。
4、为国尽忠:永远忠诚于国家。
5、为国捐躯:为国家牺牲生命。
6、国而忘家:指为国事而忘其家。
7、护国佑民:扞卫国家,保护人民。
8、国尔忘家:一心为国,不顾家庭。
9、忠肝义胆:忠心耿耿,仗义行事。
10、忠君报国:忠于君主,报效国家。
11、赴汤蹈火: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12、舍身为国:为国家牺牲自己的生命。
13、富国强兵: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
14、杀身报国:不惜牺牲生命来报答国家。
15、治国安邦: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
16、保国安民:保卫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
17、以身殉国:忠于自己的国家而献出生命。
18、精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19、忠心耿耿:忠诚的样子。形容非常忠诚。
20、乃心王室:本意是忠于朝廷,后比喻爱国。
21、祖逖之誓:指晋代志士祖逖毅然立誓之事。
22、碧血丹心:形容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烈士。
23、破家为国:为了国家,不惜损毁自己的家庭。
24、见危授命: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25、相忍为国: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作一定的让步。
26、忧国忘家:因忧虑国事而不考虑自己的家事。
27、光复旧物:指收复曾被敌人侵占的祖国山河。
28、相忍为国: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作一定的让步。
29、济世爱民:指具有治理国家,经世济民的才能。
30、浩气长存:形容一种刚直正大的精神永远长存。
31、毁家纾难: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
32、救亡图存:拯救国家的危亡,谋求国家的生存。
33、忧国忧民: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34、浩气长存:刚直正大的精神浩然之气永远长存。
35、光荣就义:为正义事业而被敌人残杀就义之日。
36、美人香草: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37、徇国忘身:为国尽忠而将个人得失安危置之度外。
38、尽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贞,不惜牺牲一切报效国家。
39、以身许国:把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顾。
40、存亡继绝:恢复灭亡的国家,延续断绝了的贵族世家。
41、气壮山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4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43、爱国一家:凡是热爱祖国的人都不分彼此,看成是一家人。
44、殉节报国:为了气节而死,用这种方式报答所忠于的国家。
45、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
46、忠贞不贰:忠诚坚定,永不改变。也指下对上层十分忠心。
47、赤心报国: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现亦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4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
49、忠心义胆:忠心耿耿,仗义行事。
50、仁人志士: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7. (熟悉的道路如今走来却愈发陌生。位卑未敢忘忧国,家国两难顾。),请问这句话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
应该是工作上遇到了困难,而且为了工作很难照顾好家庭。听起来像是公务员之类的工作。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8. 【急急急】《新书·阶级》中“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是什么意思?
大概的意思是:为了国家,可以舍弃自己的小家,为了大家,可以牺牲自己,不会一见到利益就冲过去,一遇到危害就断然离开,之所以这样,完全是因为道义的缘故。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9.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是谁写的?
爱 国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惜时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古辞 长歌行》 2志士昔日短,愁人知日长 3尺璧非宝, 寸阴可惜 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5最珍贵的是今天,最容易失掉的也是今天。 6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10.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的意思,详细一点
公而忘私或【公尔忘私】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 明 李贽 《晁错》:“[ 鼂错 ]公尔忘私,而其父又唯知日夜伤 鼂氏 之不安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若说是为了国法,所以公尔忘私,然而姓 朱 的却又明明为着升官发财,才出首的:所以有点看不起这个人。”亦作“ 公耳忘私 ”、“ 公而忘私 ”。 汉 贾谊 《治安策》:“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上之化也。”《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彼为臣者既能舍家而顾国,国尔而忘家,公而忘私,则为君者自当体彼一念之忠忱,或准其一月而半归其家省视,或准其三十日或二十日归其家省视。” 郭沫若 《水平线下·到宜兴去》:“象他这样不折不扣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人,泱泱的 中国 中,究竟能有几个?国而忘家,意思差不多,就是为了国家,不顾自己的小家的利益。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11. 形容为大家舍小家的成语
形容为大家舍小家的成语:公而忘私、国尔忘家、舍生取义、以身报国、为国捐躯。
一、公而忘私 [ gōng ér wàng sī ]
释义: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
出处:汉·班固《汉书·贾谊传》:“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白话译文:汉·班固《汉书·贾谊传》:“那么做臣子的为君主而不顾自己,为国家不顾家庭,为公义忘记私利,有利不随便求取,有害不轻易去掉。一切行为要看是不是符合道义。”
二、国尔忘家 [ guó ěr wàng jiā ]
释义:一心为国,不顾家庭。?
出处:汉·班固《汉书·贾谊传》:“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白话译文:汉·班固《汉书·贾谊传》:“那么做臣子的为君主而不顾自己,为国家不顾家庭,为公义忘记私利,有利不随便求取,有害不轻易去掉。一切行为要看是不是符合道义。”
三、舍生取义 [ shě shēng qǔ yì ]
释义:后用“舍生取义”表示为正义事业牺牲生命。?
出处:《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白话译文:《孟子·告子上》:“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
笔顺
四、以身报国 [ yǐ shēn bào guó ]
释义:把身体献给国家。指宁愿为国家的安危奉献自己的生命。?
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四回:不幸吾计不成,反中敌计,我二人惟有以身报国的了。
五、为国捐躯 [ wèi guó juān qū ]
释义:捐:献;躯:身体,指生命。为国家牺牲生命。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二回:“可怜成汤首相,为国捐躯。”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12. 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与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忘。矛盾吗?
身辱,家破仅仅给漂泊的人在空间上的不定感以及心理上的不安全,而国亡这词让人的精神失去了全部的支撑,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全部的思想爱国的感情,国不可亡一话振聋发聩,一个人生死存亡,让每一个渴望祖国统一的炎黄子孙而振奋!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13. 忘了是一战还是二战时外国因排摄了一张老鹰捉非洲儿童而获奖后自杀的摄影家是哪位?
凯文·卡特?
凯文·卡特是南非的一名摄影师,他的作品《饥饿的苏丹》获1994年普利策新闻奖(美国新闻界最高奖)“特写性新闻摄影”(Feature Photography)。作品内容是一个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秃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的画面。
这张照片于1993年3月26日,被美国着名威大报《纽约时报》首家刊登。接着,其他媒体很快将其传遍世界,在各国人民中激起强烈反响。
扩展资料
拍摄背景
当时和凯文卡特一起工作的摄影记者Joao Silva在后来一次采访中从他的角度讲述了当时的拍摄情况。他们随联合国一个派发粮食的直升飞机降落到苏丹,在发放救济粮的三十分钟之内,他们有机会拍一些照片。
凯文就在直升飞机附近,据他讲,当时凯文看到了眼前可怕的场景惊呆了,他拍了不少饥饿孩子的照片,其中有一个孩子蜷在地上仿佛在哭泣,她的母亲正在忙着领取救济粮,暂时没有时间照顾她,就在这个时候,一只秃鹫在孩子身后落了下来。
凯文轻轻地调整了角度,为了不惊扰秃鹫,把他们两个都收进镜头,他拍了几张之后,秃鹫飞走了。 Joao说他也拍摄了同样的场景,但是没有得普利策奖。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麻豆视传媒短视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post/37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