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视传媒短视频

成语“()()薄利”「虚名薄利」

2023年04月21日麻豆视传媒短视频130

成语“虚名薄利”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xū míng bó lì
成语简拼:XMBL
成语注音:ㄒㄨ ㄇ一ㄥˊ ㄅㄛˊ ㄌ一ˋ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明·郭勋《雍熙乐府》第四卷:“彼也虚名薄利。任他人禄重官髙,橪指间朱颜昨日,急回头白发明朝。”摘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成语解释:虚:空;薄:淡泊。不慕虚名,不贪小利
成语用法:虚名薄利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虚名薄利”的扩展资料

1. 《水浒传》引首的标题是什么?
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评议前王并后帝,分真伪占据中州,七雄扰扰乱春秋。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 见成名无数,图形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霎时新月下长川,江湖变桑田古路。讶求鱼缘木,拟穷猿择木,恐伤弓远之曲木。不如且覆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2. 古词诗解释--水浒传
  「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
  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1),谈笑看吴钩(2)。
  评议前王并后帝,分真伪、占据中州(3),七雄(4)扰扰乱春秋。
  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5)。
  见成名无数,图名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
  霎时新月下长川,沧海变桑田古路。
  讶求鱼缘木(6),拟穷猿择木(7),又恐是伤弓曲木(7)。
  不如且覆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
  [ 注 释 ]
  1.裁冰及剪雪:
  即吟诗作赋的意思。裁、剪,营构、制作。冰、雪,代指超尘拔俗,词意清新的文词。
  2.谈笑看吴钩:
  吴钩,春秋时吴国制造的铜刀,后世泛指锋利的刀剑。杜甫后出塞:「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这里改一字,表示以超脱的态度,评议历代兴亡。
  3.中州:
  古代地区名称,与中土、中原同义。狭义的中州指今河南省一带,因它位处古代九州之中;广义的中州,或指黄河流域中流,或指全中国。
  4.七雄:
  指战国时代秦、楚、燕、齐、韩、赵、魏 七个诸侯强国。
  5.虚舟:
  无人驾驶、乘坐的空船。原出《庄子?山木》,比喩飘泊无定,不能自主。
  6.求鱼缘木:
  语出《孟子?梁惠王上》,爬到树上去抓鱼的意思。比喻方向、方法错误,就不能达到目地。缘,爬。
  7.穷猿择木: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穷猿奔林,岂暇择木。」比喻困窘之人,因慌急而不择栖身之处。
  8.恐伤弓之曲木:
  伤弓之鸟,见曲木而恐惧远避。宋黄公度《汉高祖论》:「伤弓之鸟惊曲木。」曲木,弯曲如弓形的树木。摘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3. 四大名著作者的命运
  1、《叁国演义》作者
  《叁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介绍: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是元末明初小说家,《叁国演义》的作者,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罗贯中写作的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叁平章死哭蜚虎子》。罗贯中写作的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叁遂平妖传》、《粉妆楼》、《水浒传》(与施耐庵合着)、《叁国演义》。
  《叁国演义》内容介绍:《叁国演义》(也称作《叁国志通俗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叁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叁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叁国演义》故事开始于刘备、关羽、张飞桃园叁结义,结束于司马氏灭吴开晋,描写了东汉末年和叁国时代魏、蜀、吴叁国鼎立的局面及晋朝开国历史。文字浅显、人物形象刻画深刻、情节曲折、结构宏大。《叁国演义》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性格尤为突出。《叁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叁国演义》开篇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2、《水浒传》作者介绍及内容介绍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介绍:施耐庵(1296年—1371年)是元末明初的文学家,今江苏兴化人。博古通今,才气横溢,相传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的后裔。
  《水浒传》内容介绍:《水浒传》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塑造了宋江、吴用、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梁山英雄,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
  《水浒传》开篇语: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评议前王,并后帝,分真伪,占据中州,七雄绕绕乱春秋。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见成名无数,图名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刹时新月下长川,江湖桑田变古路。讶求鱼橼木,拟穷猿择木,恐伤,弓远之曲木,不如且覆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
  3、《西游记》作者介绍及内容介绍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介绍:吴承恩(1500年-1582年是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中国古典四大名着之一《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区)人,祖籍安徽省桐城县高甸(今枞阳县雨坛乡高甸),因随祖父迁徙至淮安府(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西游记》内容介绍:《西游记》是中国古代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主要描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猪悟能、沙僧沙悟净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终于取得真经的故事。《西游记》内容分为叁大部分: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绍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大闹天宫;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叙叁藏取经的缘由;第叁部分(十叁到一百回)是全书故事的主体,写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终到达西天取回真经。《西游记》书中孙悟空这个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
  《西游记》开篇语: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4、《红楼梦作者介绍及内容介绍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高鹗介绍:
  曹雪芹(约1715—约1763)是清代着名小说家,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曹雪芹祖籍辽宁省辽阳市,出生地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红楼梦》是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心血之作,今传《红楼梦》120回本,其中前80回的绝大部分出于曹雪芹的手笔,后40回则为高鹗所续写。
  高鹗(约1738-约1815年)是清代文学家,字兰墅,一字云士。因酷爱小说《红楼梦》,别号“红楼外史”。汉军黄旗内务府人,祖籍铁岭(今辽宁),先世清初即寓居北京。高鹗除有《红楼梦》后40回续书外,另有诗文着作多种,《清史稿·文苑二》着录有《兰墅诗》,杨宗羲《八旗文经》着录《高兰墅集》,今俱佚。现存《兰墅十艺》(草稿本)、《吏治辑要》及诗集《月小山房遗稿》、词集《砚香词·簏存草》等。
  《红楼梦》内容介绍:《红楼梦》是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代四大名着之首,原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又名《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摘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4. 满庭芳·蜗角虚名的注释译文
⑴满庭芳:词牌名。又名“锁阳台”,《清真集》入“中吕调”。双调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过片二字,亦有不叶韵连下为五言句者。 ⑵蜗角:蜗牛角。比喻极其微小。《庄子·则阳》谓在蜗之左角的触氏与右角的蛮氏,两簇常为争地而战。⑶蝇头:本指小字,此取微小之义。⑷些子:一点儿。⑸“百年里”三句:语本李白《襄阳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浑:整个儿,全部。⑹“能几许”三句:意谓计算下来,一生中日子有一半是被忧愁风雨干扰。 ⑺“苔茵”两句:以青苔为褥席铺展,把白云当帐幕高张。 微小的虚名薄利,有什么值得为之忙碌不停呢?名利得失之事自由因缘,得者未必强,失者未必弱。赶紧趁着闲散之身未老之时,抛开束缚,放纵自我,逍遥自在。即使只有一百年的时光,我也愿大醉它三万六千场。沉思算来,一生中有一半日子是被忧愁风雨干扰。又有什么必要一天到晚说长说短呢?不如面对这清风皓月,以苍苔为褥席,以高云为帷帐,宁静地生活。江南的生活多好,一千钟美酒,一曲优雅的《满庭芳》。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麻豆视传媒短视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post/42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