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视传媒短视频

包含“明罚”的成语「明德慎罚」

2023年06月06日麻豆视传媒短视频112

成语“明德慎罚”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明惪慎罚
成语读音:míng dé shèn fá
成语简拼:MDSF
成语注音:ㄇ一ㄥˊ ㄉㄜˊ ㄕㄣˋ ㄈㄚˊ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尚书·康诰》:“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成语解释:慎:谨慎。多行恩惠,少用刑罚
成语用法:明德慎罚作宾语、定语;用于施政。
成语造句: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质帝纪》:“《书》云:‘明德慎罚。’方春东作,育微敬始。”

成语“明德慎罚”的扩展资料

1. 以德配天 明德慎罚是我国古代那个时期的法制思想
以德配天 明德慎罚是我国古代西周时期的法制思想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2. 明德慎罚的定义是什么?
1.“明德慎罚”思想的产生 西周初期统治者以殷纣滥施酷刑为鉴,确立了德治理念,并作为治国基本方针。进而提出了“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 2.“明德慎罚”思想的主要内容 (1)西周“明德慎罚”,是统治者的治国理念与法律指导思想 明德,指倡导本阶级伦理道德并用“忠”、“孝”等道德观念教化灌输百姓,使社会成员的头脑中形成预防犯罪的精神堤坝,有效地遏制犯罪。慎罚指在适用法律与实施刑罚时,保持克制与审慎。除不得不杀的重大罪犯外,一般都可以宽缓处理。 (2)西周“明德慎罚”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3. 请问西周法律制度的“明德慎罚”指的是什么?
1.“明德慎罚”思想的产生 西周初期统治者以殷纣滥施酷刑为鉴,确立了德治理念,并作为治国基本方针。进而提出了“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 2.“明德慎罚”思想的主要内容 (1)西周“明德慎罚”,是统治者的治国理念与法律指导思想 明德,指倡导本阶级伦理道德并用“忠”、“孝”等道德观念教化灌输百姓,使社会成员的头脑中形成预防犯罪的精神堤坝,有效地遏制犯罪。慎罚指在适用法律与实施刑罚时,保持克制与审慎。除不得不杀的重大罪犯外,一般都可以宽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4. 简述周公的“明德慎罚”思想的主要内容。
明德慎罚”思想的基木内容,包含了崇尚德政和慎用刑罚两层含义。伦理学意义上的“德”字是西周初期开始出现的。商代甲骨文和西周初期的铜器铭文中出现了“德”字的初形。郭沫若先生在对西周金文中的“德”字进行分析时指出:“德字照字面上看来是从心,意思是把心思放端正,便是《大学》上所说的‘欲修其身者先正其身’。”[5] 这种“德”观念反映了周人“要把人的力量来济天道之穷”的思想倾向。郭沫若先生认为,周人重德的关键是“在一个‘敬’字上”,并说“这种‘敬德’的思想在周初的几篇文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麻豆视传媒短视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post/86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