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视传媒短视频

“恒沙”的成语「恒河之沙」

2023年06月15日麻豆视传媒短视频102

成语“恒河之沙”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héng hé zhī shā
成语简拼:HHZS
成语注音:ㄏㄥˊ ㄏㄜˊ ㄓ ㄕㄚ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近义词:恒河沙数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夫死生转毂,因果循环,如恒河之沙,积数不可以测算。” 摘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成语解释:恒河:南亚大河,流经印度和孟加拉国。佛教语,像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算。形容数量很多而无法计算
成语用法:恒河之沙作宾语、定语;形容数量很多而无法计算。
英文翻译:as numerous as the sands of the Ganges

成语“恒河之沙”的扩展资料

1. 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界
末法时期.最大的邪师.就是电视.
因为电视总是宣传六道轮回中的事情.宣传对轮回的贪恋.
请问.电视这个最大的邪师.会下地狱吗?
不仅限于电视.另外还有楼房.高级轿车.公司.金钱.名利等.都是邪师.
这些邪师.不断地在宣传邪见.增加人类的贪婪仇恨嫉妒等.把人类困于轮回之中.
这些邪师.会下地狱吗?
而在古代.这些邪师要少的多.
所以佛说:”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界”.摘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2. 如恒河沙」如何辨别什么是真正佛法
净空法师---如何辨别什么是正法,什么是邪法?
他问的是:如何辨别什么是正法,什么是邪法?从型态上、内容上,他问的这么一个问题。
这也是一个很严肃、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在现代的社会上,真正是如佛在《楞严经》上所说的,「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释迦牟尼佛对于这个现象,对于这一桩事情,他早就预知了。所以他给我们开了一个药方,在他老人家入灭之前,教我们「四依法」,四依法就是教我们辨别这一桩事情的根据。第一、他说:「依法不依人」。那个是正法、那个是邪法呢?这个人所讲的法一定要跟经相应,经是佛说的,如果违背了经典,他自己独创的见解,我们不能相信。一定要根据佛在经上所说的,这就是正法。第二、教给我们「依义不依语」。这一条很重要。佛经典所记载的,如果你是执着在经典的文字,你一定会有误会、有偏差。譬如印度梵文的经典没问题,梵文经典传到中国来,经过中国人再把它翻译成汉文,往往一部经典有很多人翻译。像《无量寿经》就有十二种的译本,大家熟悉的《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现在在《大藏经》里面六种译本。每一个翻译的人用的文字不会相同,那我们到底依那个本子呢?这个佛也预料到了,所以佛教给我们依义不依语,他这个本子翻译的意思对了就行,语言文字多一个、少一个没有关系;长说、短说也没有关系;讲的不同也没有关系。说的话不同,意思相同这就行了,教我们依义不依语。
譬如我们讲到修学,修学的目标,禅宗讲的、要求的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教下所讲的、要求的是大开圆解;我们净土宗念佛人要求的是一心不乱,这是佛当时所说的,这话都是佛说的,说的话不一样,意思完全一样。明心见性就是大开圆解,大开圆解就是一心不乱,这是佛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意思对了就行了,话怎么说没关系。这样我们对于翻译里面有一些疑惑,这问题也解决了。
第叁条,佛教给我们「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一条是释迦牟尼佛的苦口婆心,我们感激得五体投地,佛对我们太爱护了!为什么呢?佛一生讲经说法,绝大多数不是主动讲的,都是由别人来问,佛是随问随答,有些问题不是了义的。什么叫了义,什么叫不了义呢?能够帮助你了生死、出叁界,这是了义;不能帮助你脱离六道轮回,这就是不了义,不了义经上讲的也很多,佛为什么讲?大家提出疑问,提问佛当然要答覆。所以问世间这些问题,问我们生活上的问题,如何能够得到我现在的幸福美满,现在摘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3. 一物一数,作一恒河,一恒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内,一尘一劫,一劫之内,所积尘数,尽充
一物一数,作一恒河,一恒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内,一尘一劫,一劫之内,所积尘数,尽充为劫,表示多,极多,不是一个、二个,百个、千个的多,是以印度的恒河中极多的沙粒的数量为基数,再乘以无穷大,以此赞扬地藏菩萨大功德极多、极大。
摘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4. 一物一数,作一恒河;一恒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内、一尘一劫,一劫之内,所积尘数,尽充为劫...
一一杂念太多,本来无一物,何必装太杂。
摘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5. 须菩提 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出自于哪里
《金刚般若经》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摘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6. 恒河沙是什么沙?印度大河,两岸多细沙,佛说法时,每以恒河沙喻最多之数。
朋友既然明白佛说法时,每以恒河沙喻最多之数,那恒河沙当然就是恒河沙了。注重意思就好。
摘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7. 恒河沙是指什么
就是形容数量之多。通常在句中用到这个词的时候,后面还要连上一个“数”字。比如:“如今从事滨罢的人如恒河沙数”。与之意思相近的词是:过江之鲫。
摘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8. 印度恒河沙是不是金刚沙?
恒河沙(梵文骋补苍驳补-苍补诲颈-惫补濒耻办补),为佛教用语,也做恒河砂、恒砂、恒沙等。恒河,为印度五大河之一。发源于西藏的雪山(喜马拉雅山),向东南流,注入孟加拉湾。其源高且远,其河宽且长,河中的沙,因细故多,为阎浮提诸河所不及,又为大家所悉知悉见,所以佛说法时,常以譬喻极多之数。恒河沙也是汉字文化使用的数量单位,恒河沙作为数量单位由于不同的时代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大小,到现在人们仍然对其的解释有分歧。通常指10的52次方到10的56次方的数量值。
摘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9. 佛法里常说多少亿恒河沙诸佛,是什么意思啊,说了多少亿为什么还说恒河沙,这不自相矛盾吗
意思是说,多得数不清啊!恒河都多得不得了了,更何况其中的沙子呢?这表明不可数那么多的佛,当然这仅仅是说佛有这么多,实际上众生也是无量的,多得数不清,恒河沙只是个比喻罢了,不然人又怎么能明白呢!
摘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10. 恒河沙是何意义?
比喻其量无数不可称计。
摘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11. 恒河沙的基本信息
量词
自乘系统(万万为亿,亿亿为兆):代表的是10的2镑14次方,即代表的是10的16384次方.
万进系统(万万为亿,万亿为兆):代表的是10的52次方。
十进系统 (皆以十递进):代表的是10的13次方。
恒河是佛生处,吉祥之地,象征人人有美好的天性。
恒河沙平平常常,可每一粒沙子都蕴涵无穷能量,等待人们去开发,象征每一个平凡人都有伟大的潜能,具有无限价值。
恒河沙数,本为佛经用语。恒河,南亚大河,比喻数量多到像恒河里的沙子那样无法计算。《金刚经·无为福胜分第十一》:“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叁千大世界,以用布施。”(补充:在《金刚经》中,佛陀用了双重比喻来说明数量之多:假设恒河两岸的每一粒小沙子都代表一条恒河,所有恒河两岸的沙子的总数,就叫做“恒河沙数”。现在一般词典都简化为一重比喻(只说恒河两岸的沙子),其实数量已经大大减少了。)
吾愿~仙人,并遣娇女,婚嫁人间,则贫穷海中,少苦众生矣。——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凤仙》摘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12. 恒河沙的详细资料
10^524291 (上数)10^75(中数):千大数
10^524288(上数) 10^72(中数):大数
10^262144(上数) 10^68(中数):无量
10^131072(上数) 10^64(中数):不可思议
10^65536(上数) 10^60(中数):那由他
10^32768(上数) 10^56(中数):阿僧祗
10^16384(上数) 10^52(中数):恒河沙
10^8192(上数) 10^48(中数):极
10^4096(上数) 10^44(中数):载
10^2048(上数) 10^40(中数):正
10^1024(上数) 10^36(中数):涧
10^512(上数) 10^32(中数):沟
10^256(上数) 10^28(中数):穰
10^128(上数) 10^24(中数):秭
10^67(上数) 10^23(中数):千垓;
10^66(上数) 10^22(中数):百垓;
10^65(上数) 10^21(中数):十垓;
10^64(上数) 10^20(中数):垓
10^35(上数) 10^19(中数):千京
10^34(上数) 10^18(中数):百京(E)
10^33(上数) 10^17(中数):十京
10^32(上数) 10^16(中数):京
10^19(上数) 10^15(中数):千兆(P)
10^18(上数) 10^14(中数):百兆
10^17(上数) 10^13(中数):十兆
10^16(上数) 10^12(中数):兆
10镑11:千亿
10镑10:百亿
10镑9:十亿(骋)
10镑8:亿
10镑7:千万
10^6:百万 (M)
10镑5:十万
摘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13. 佛教徒中拥有恒河沙是什么意思?
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果关系的,有因必有果,自己的生命不是赋予谁,而是自己本身的存在
摘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14. 口到恒河沙复沙。打“史记”里的一句。是什么?
口道恒河沙复沙(打《史记》一句)。 不可胜数
摘自公益成语:驳测箩蝉濒飞.肠辞尘

版权声明:本文由麻豆视传媒短视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post/94433.html